双倍工资的具体内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常见双倍赔偿的情形是用人单位没有按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获得双倍工资;适用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才可以“双倍工资”。双倍工资适用范围在《劳动合同法》第2条“适用范围”中有明确的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合同期满不续签合同劳动者可获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国家有意全方位推动教育去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双减减少孩子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广州研学天下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专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致力减轻学生各项负担,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
支付双倍工资的时效具体有哪些
支付双倍工资的时效为一年。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020.12.15 197 -
双倍工资仲裁的具体时限是多久
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而主张双倍工资的,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2020.02.29 97 -
双减具体是什么内容
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2021.03.31 798
-
双倍工资的具体范围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的工资。
2022-11-03 15,340 -
双倍工资的具体时效
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是从工作满一年开始计算,时间为1年。
2022-11-11 15,340 -
劳动合同遗失双倍工资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你的合同是在1月4号到期的,然后继续工作,单位与你形成了新的劳动关系,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与你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单位到2月25日才与你签订新合同,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法定期限,应当发放一个月期满的次日开始
2022-07-11 15,340 -
辞退双倍工资的内容
1、不是,双倍工资指除之前发放过的工资外再发一倍,即单位按月发放工资的,需额外再支付你一倍的工资。 2、二倍工资以劳动合同约定的正常上班期间工资为基数计算。以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来计算
2022-07-15 15,340
-
01:24
商标权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商标权的内容具体有: 1、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商标权中最基本的核心权利,它一般是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以及核定使用的产品为限的; 2、禁止权,主要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有权利禁止其他人在没有经过许可的情况下,在相似的项目服务上或者是产品上使
2,356 2022.04.15 -
01:04
未签订合同 双倍工资计算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具体如下: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
1,795 2022.04.17 -
01:32
期间费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期间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以及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包括三类: 1、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对工业企业而言,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
63,225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