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签定拆迁补偿补偿协议书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屋遇到拆迁而要向开发商征收的时候,往往会与开发商签订相应的合同,维护好个人的拆迁协议。自己的房产值多少钱 以当地商品房房价为参照物,了解自己的房产值多少钱;若自己不明白,可以找内行的朋友咨询,附近交易的案例比较,或者找评估公司评估; 看拆迁开发商的手续 对自己的产权手续、房产价值等有数之后,若收到拆迁通知,马上咨询了解拆迁开发商的法定资质,是否有拆迁许可资质等,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若没有的话(好多是借用的)拆迁开发商的主体就有问题,属于违法拆迁;目前好多地方的居委会(村委会)、乡镇政府、甚至县市政府,都是在没有拆迁许可的情况下拆迁的,事后找一个拆迁公司顶顶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拆迁补偿协议书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拆迁补偿协议签了有诉讼时效,具体为六个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拆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
拆迁补偿协议书
拆迁补偿协议书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
2020.12.07 312 -
拆迁补偿协议有效吗
拆迁补偿协议签了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
2020.12.27 137 -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有效吗?
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后有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
2020.08.03 354
-
拆迁补偿协议哪个签字有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拆迁补偿协议是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拆迁人签订的,签订后双方就需要履行掀起补偿协议的内容。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
2023-06-27 15,340 -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有效吗?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在其权利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义务依法产生后,则受到法律的强制。其次是依法订立的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再就是在履行协
2022-05-09 15,340 -
村支书代签的拆迁补偿协议有效吗
首先,村支书在未获得你家授权的情况下代你家与拆迁办签订的拆迁协议是无效的;其次拆迁办在没有和你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前就拆除你家的房屋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你可要求拆迁办进行赔偿的,事实上是村支书与拆迁办共同侵
2022-05-03 15,340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有效吗
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2、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符合约定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
2022-11-10 15,340
-
00:54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需要全家签字吗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不需要全家签字 1、房屋拆迁过程中一般户主签字就可以,如果认为不合理可以及时找征收部门协商处理。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所谓合法行为,是指按
2,516 2023.01.17 -
00:52
租房拆迁有补偿吗租房拆迁有补偿。租房拆迁,承租人是有权利获得补偿的。因为政府的征收行为会影响承租人对于房屋的使用,拆除行为也会损毁室内改、扩建,增添的装饰物,这表明征收行为已经实质影响了承租人的合法权益。补偿的内容包括装修补偿费,搬家补助费,停产停业综合补
3,394 2022.05.11 -
01:48
离婚后补偿协议有效吗离婚后签订的补偿协议,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就是有效的。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指,离婚补偿协议是夫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情形。协议内容符合情理,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
1,2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