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全日制用工工伤保险怎么缴纳基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规定)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执行,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一)按照本办法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二)由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人单位参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且不得低于全市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三)致残一级至四级的,由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以享受的伤残津贴为基数,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至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四)致残五级至十级的,由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全日制员工工伤保险待遇与全日制员工应该是一致的,都是由用人单位去缴费,职工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上职业病的并且经过了工伤认定的,是享受其工伤保险待遇的。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需要缴纳社保的。非全日制劳动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可以参照个体工商户的保险办法执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其缴费前后年限需合并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缴纳社保
非全日制用工要缴纳社保。按照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保原则,不管是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否则出现需要社会保险报销事宜,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
2020.04.12 207 -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缴纳社保?
非全日制员工也是需要交纳社会保险的,而且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
2020.12.04 230 -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缴纳社保?
非全日制员工也是需要交纳社会保险的,而且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
2020.11.29 276
-
上海非全日制用工工伤保险怎么缴纳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规定)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2022-03-16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缴纳工伤保险
非全日制用工,单位须缴纳工伤保险。其他保险由个人自行缴纳。《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11、12条。 三、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 10.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22-03-17 15,340 -
全日制非全日制员工需要缴纳工伤保险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非全日制雇佣的一些问题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行[2003]12日)规定,企业向非全日制雇员支付的工资应包括企业应支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比例之和。由此可见,
2021-10-25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缴纳社会保险,非全日制用工是否缴纳养老保险
非全日制用工需要单位交社会保险。根据我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按照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保原则,不管是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022-03-24 15,340
-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573 2022.04.15 -
01:09
工伤保险费应当由什么缴纳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省、自治
4,271 2022.04.17 -
01:21
上海五险一金个人缴纳比例
上海五险一金个人缴纳比例如下: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根据相
7,65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