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抚养及教育如何受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案件子女抚养权按照以下规定判: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判给女方抚养,女方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形的,给男方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对子女抚养问题进行约定。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用,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关于子女抚养费用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后如何变更子女抚育费及子女抚养关系
关于子女抚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父母双方离婚时,无论是协议还是判决决定的抚育费数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抚育费不足或给付抚育费的一方出现特殊的情况,因此必然要对其抚育费
2020.06.16 146 -
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费如何计算
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费的计算方式是: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让法院判决。有固定收入的,抚养一个子女一般占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抚养两个子女的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2021.04.15 109 -
-
最高法关于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及教育及抚养纠纷的规定中有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
2022-05-05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及教育及抚养纠纷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
2022-04-05 15,340 -
离婚案件中对子女抚养及财产及子女抚养费纠纷如何处理
1、对于房子,江苏省法院的处理意见:如果房产证是婚前取得,名字男方一人,则房子属于男方所有,婚后还贷和增值部分可以主张分割;如果房产证是婚后取得,则房子属于共同财产,对于婚前首付部分,女方承担一半;
2022-01-08 15,340 -
离婚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 离婚案件中,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及抚养权
一、离婚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离婚案件,60%左右的案件存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问题,除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见外,收集相关有利的证据可以最大可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022-03-14 15,340
-
00:58
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怎么处理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处理如下: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相关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
4,897 2022.05.11 -
00:52
离婚夫妻子女的抚养权如何分配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分配,由谁直接抚养与孩子的年龄有关。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夫妻双方离婚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身关系,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动。换句话说,父母双方均具有对孩子的抚养权。 其中,孩子未满
491 2022.04.25 -
00:54
夫妻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如何判定夫妻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判定原则有以下三个: 1、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 3、子女已满八周岁的
2,510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