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当场的是否属于必经程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调解是必经的程序吗? 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即使起诉前已经婚姻登记机关、街道组织调解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应进行调解。 但也并不是指当事人非接受调解不可。对离婚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一方面,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而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另一方面,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是经说服教育并由当事人民主协商的结果。 在进行调解时,审判人员必须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对有过错的一方进行批评,对无过错的一方进行疏导。调解开始后,应首先做好调和工作。感情尚未破裂,但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不准离婚;双方感情确己破裂,没有和好可能的,则应做好调解离婚的工作,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准予离婚。 进行调解的好处 由法院进行调解,可以促使双方当事人平息怨恨、减少敌对,对自己的婚姻状况和今后的生活进行充分的考虑,珍惜自己与配偶的。即使调解和好不成,双方还是坚持离婚的,也可以调解离婚。调解离婚有助于解决财产和子女问题,由此而达成的调解离婚协议,双方当事人一般都能自觉履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调解是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且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属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据此,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即使起诉前已经婚姻登记机关、街道组织调解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应进行调解。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并不是指当事人非接受调解不可。对离婚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
调解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吗
属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据此,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 即使起诉前已经婚姻登记机关、街道组织调解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应进行调解。 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并不是指当事人非接受调解不可
2021.02.01 130 -
-
调解是否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
法院审理离婚诉讼时必须要对夫妻双方进行调解,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审理离婚诉讼案件时,会对双方当事人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在调解无效之后,再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出相应的判决。
2021.03.27 118
-
调解是否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
调解是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且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6-06 15,340 -
离婚案件调解是否属于必经程序
调解是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且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6-08 15,340 -
离婚调解是否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
调解是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且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6-06 15,340 -
关于调解是否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
调解是属于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且双方感情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6-08 15,340
-
00:55
法院调解离婚程序怎样法院调解离婚案件的具体程序主要有以下三步:1、调解动员。调解动员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2、协商调停。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审判人员或协助调解的人员居间
1,599 2022.04.15 -
01:12
离婚纠纷可以当庭调解吗离婚纠纷,当然可以当庭调解。根据我国婚姻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必须对夫妻双方进行调解。据此,调解是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没有经过调解的离婚诉讼,是违反法定程序的诉讼,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诉。虽然我国遵循婚姻自由原则,但
1,804 2022.04.15 -
01:17
起诉离婚调解是怎样的离婚调解是指婚姻当事人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对离婚纠纷的调解。关于离婚调解流程具体如下: 1、调解动员阶段;调解动员即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针对当事人的认识水平和当事人态度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2、
725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