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10年公司应该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主动辞职,单位不需要给您赔偿,除非满足以下法定条件:(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满足以上条件的,您可以主动辞职,并且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您的表述,您很不利,建议您等合同到期,只要单位不同意和您续约,单位就应当向您支付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解散了,按照《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公司倒闭应当赔偿员工经济补偿金。未休年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公司离职补偿应该怎么给
员工自身原因辞职没有经济赔偿金;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赔偿标准: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
2020.06.10 224 -
得了职业病公司应该怎么赔偿
职业病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2021.03.30 366 -
在本公司上班10年了离职有赔偿吗?
工作10年主动辞职没有补偿。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才有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12.28 319
-
在公司做10年被辞退应该怎么赔偿
劳动者无故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按照以下两种情形结算经济补偿或赔偿: 一、用人单位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2022-04-28 15,340 -
在公司工作10年,没有签过劳动合同,现在想离职,公司应该怎么赔偿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2、没有交社保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也就是赔偿金; 4、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2022-01-21 15,340 -
公司让我离职应该怎么样赔偿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后,用人单位就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就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赔偿如下: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2022-08-31 15,340 -
在公司工作10年,现在想辞职,公司应该给予怎样的补偿,怎么去赔偿
个人主动辞职,单位不需要给您赔偿,除非满足以下法定条件:(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
2022-03-21 15,340
-
01:28
公司辞退员工应该怎么赔偿若公司是与员工达成一致协议后开除的,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公司单方面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开除员工,则需要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以员工的工作年限为准,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
2,493 2022.04.17 -
01:09
公司辞退员工应该怎样赔偿公司辞退员工的情形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公司辞退员工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
1,415 2022.06.22 -
00:58
公司员工离职赔偿标准公司员工离职赔偿标准的规定如下:1、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并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此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2、如果单位是属于非法解除,非法辞退,那么需要支付赔偿金;3、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
3,51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