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举报重婚罪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重婚罪证的取证范围:1、证明他们有固定的同居居所: 2、证明他们长期同居; 3、证明他们对外以夫妻相称在实践中,对于事实重婚罪的自诉举证,可参考前述典型案例中关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查询线索进行。另外,过错方与同居异性的婚纱照、全家福等具有特定婚姻、家庭含义的照片、录像也是证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有力证据。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罪报警需要提供的证据具体有以下:结婚登记或者伪造结婚证、与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证等直接证据;对方与他人在外,以夫妻名义生活的居住地的附近群众证明;婚外情一方的保证书、忏悔书;婚外情双方同进同出的照片录像。
举报重婚罪需要提供的证据有:领取结婚证的婚姻,通过结婚登记等直接证据举报;以夫妻名义同居未领取结婚证的,通过朋友的证人证言等举报。
-
举报假婚姻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没有假结婚这样的说法,只要办理了结婚登记都是合法,假结婚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假结婚并不属于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只要履行了正常的结婚登记手续,所谓的假结婚就成为了真结婚,婚姻关系成立且有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
2021.01.24 167 -
举报假结婚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举报假结婚需要提供的证据是当事人不符合结婚的条件的证据;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证据;或者结婚证件是伪造的,双方没有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的证据等。
2021.03.31 174 -
举报需要提供证据吗
举报不是一定需要提供证据,即提供证据不是举报的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举报人难以提供明确的证据。 虽然举报并不强制要求提供证据,但是提供证据更有利于相关机关准确、高效地查明事实。 如果举报人要提供证据的,可以直接向举报机关提供,提交的证据一般包
2020.07.23 678
-
举报重婚罪要提供什么证据
1、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此种情况比较简单,需要的证据有结婚登记或者伪造结婚证、与他人所生小孩出生证等直接证据。 2、以夫妻名义同居未领取结婚证的:此种情况由于没有像上一种情况直接证据,因此在收集证据
2021-08-03 15,340 -
举报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举报他人犯罪不必须提供证据,即提供证据不是举报的必要条件,生活中很多犯罪很隐蔽,很多情况下举报人难以提供确实的证据。举报不需要证据、举报不用实名,但是实名举报和提供证据更有利于准确、高效查明事实。 我
2023-02-16 15,340 -
申报举报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举报酒驾,可以立即报警,以交警对酒驾人员抽血化验为主要证据。如果确定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
2021-06-22 15,340 -
举报假结婚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举报假结婚需要提供的证据是当事人不符合结婚的条件的证据;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证据;或者结婚证件是伪造的,双方没有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的证据等。
2022-06-07 15,340
-
01:03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提供哪些证据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的证据为: 1、提供结婚登记证书; 2、提供婚姻基础状况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3、提供婚后感情的证据材料; 4、提供引起离婚主要原因的证明材料和证人线索; 5、提供子女人数及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是婚生、非婚生还是
2,115 2022.08.04 -
01:06
老公出轨离婚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老公出轨,那么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在发现后可收集以下证据: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 微信聊天记录等。如果法庭接受此类证据,则应建立完整的证据链,以相互证实。 在提取电子邮件或聊天记录的过程中,由公证处进行公证。 2、保证书或悔过书 发现对方
1,869 2022.04.15 -
01:16
网购起诉需提供什么证据
网购发生纠纷,消费者想起诉商家的,一般需要提供如下证据: 1、证明消费关系的证明材料。例如发票、保修单、纸质或电子合同等购物凭证; 2、产品的合格证; 3、产品的说明书; 4、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修、保换期限,食品类的产品必须提供保质期; 5
2,526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