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的复利还可以用来抵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的计算方式就是复利。民间借贷遵循不保护复利原则,这是司法实践中处理借款纠纷案件所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所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第七条分别作出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由此可见,该司法解释并不完全禁止高于银行利率的行为,但是了规定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外的高利,也即并未禁止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合理的复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可以,因为借款是需要还的,并且有利息存在所以不可以用作抵债。欠钱不还无论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都会承担逾期滞纳金,会面临追讨,面临信用危机,如果不及时归还有可能面临诉讼。借款人还是迟迟不还款的话,借贷方可以根据其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催款,甚至是给借款人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催款。最后会关联到借款人的信用度的。
已经抵押的房屋可以偿还债务,但需要优先偿还抵押担保的债权,偿还了抵押债权后,才能偿还其他债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人转让房屋的,抵押人需要通知抵押权人,并且转让房屋款项优先清偿抵押债权,清偿完后抵押债权后,才能清偿其他债务。
-
民间借贷可以用来放高利贷吗
不可以放高利贷。发生高利贷纠纷,对于年利率不超过24%的部分以及本金债务人应当偿还。对于高于24%的部分债务人可以不偿还,对于此部分利息法律不会保护,债权人主张的法院也不会支持。
2021.04.02 125 -
民间借贷可以用以房抵债吗?
不可以的,是无效的。法律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
2021.10.13 758 -
抵押的房子可以用来还债么
已经抵押的房屋可以用来还债,但是应当优先偿还该房屋抵押担保的债权,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
2022.12.02 334
-
可以用来抵债吗
小产权有两种一种是乡产的这个绝对没戏,还一种是房管所的或者单位的又称为使用权的这个还是有办法的以置换的名义过户..。
2022-10-28 15,340 -
欠的货款可以用来抵债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双方协商可以还货抵账的,那么是可以的。双方可以签订合同约束当事人,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
2022-11-27 15,340 -
有人借钱不还,可以用抵债吗
不可以。公积金不能用来抵债。公积金的好处如下: 1、可以用于购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优惠利率,申请公积金贷款购房可以节省购房成本。同时购买住房还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2、可以减轻还贷压力。单位职工有一
2022-10-31 15,340 -
还在还贷的房子可以用来做抵押贷款吗
还在还房贷的房子可以抵押贷款。 按揭没还完的房子是可以用于抵押贷款的,这种行为就是房产二押,是需要申请的,具体能不能申请通过,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与借款人的年龄、还款能力、薪资水平等相关)以及按揭银行
2022-11-14 15,340
-
01:26
房贷没还清可以抵押贷款吗房贷没还清是可以抵押贷款的,但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借款人已经是抵押房屋的所有权人,即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且拿到了房产证,此时房屋所有权人可以将房产证抵押在银行,用来保证自己的还款能力。2.无论是第一次抵押还是再次抵押都需要在同一家银行办
22,305 2022.04.15 -
00:57
借条上可以写父债子还吗借条上可以写父债子还这一项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儿子是这项债务的保证人。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保证责任可以分为一般保证以及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的责任。一般保证则是指,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债务人无法承担
1,758 2022.04.15 -
01:14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高利贷还不起的最佳处理办法是,通过诉讼的手段,起诉到人民法院主张利息过高部分无效,然后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给对方。这主要是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国家明文禁止高利放贷。换句话说,法律不会支持高利放贷的行为,超
2,2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