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给对方未超过利率36% 要求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个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民间借贷利率问题的规定。 由此可知,借钱一方对于没有超过24%年利率的利息拒绝支付的话,出借一方可以通过诉讼来索要;如果是超过24%但不超过36%的年利率的话,法院既不保护也不反对,超过36%年利率的借款一方可以要求出借方返还多给的利息。 借贷双方因利率利息的问题发生纠纷,建议可以双方协商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具体如下: 1、年利率24%以下的民间借贷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2、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法院将认定无效,不受司法保护; 3、年利率24%到36%之间,这个区间的债务属于自然债务,当事人自愿履行该区间的债务,法院不反对,但如果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该区间内的债务,法院不会保护。
视情况而定。如果36%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则超过部分无效,如果36%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则该利息有效,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法院应予支持。
-
借贷年利率超过36%部分无效吗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2020.01.01 187 -
-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 部分无效?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2020.09.06 236
-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36% ,出借人请求超过年利率的部分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
2022-03-09 15,340 -
借贷双方约定利率未超过年利率,法院能要求执行吗
1、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
2022-05-03 15,340 -
民间借贷利率超过36% 还能起诉吗
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超过部分法院将认定无效,超36%可以称之为高利贷,高利贷并不违法,只是超过部分将法院认定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
2022-04-28 15,340 -
借钱没有超过年利率36% 怎么办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
2022-05-03 15,340
-
01:12
男方借的钱女方没花过,女方需要还吗男方借的钱,女方从来没花过,需要根据双方是否存在夫妻关系,来确认女方是否需要承担,以及需要承担的份额大小。首先,如果双方存在夫妻关系,就需要判断这笔债务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例如:虽然名义上女方从来没有花过这笔钱,但是男
1,031 2022.04.17 -
00:59
借钱不还怎样起诉对方遇到借钱不还,要起诉对方的流程如下: 1、就是要准备起诉的材料。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起诉状,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法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其他证据材料; 2、准备好起诉的材料之后,将材料提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民间借贷
834 2023.01.04 -
01:04
对方借钱不还如何起诉债务人借钱不还,债权人起诉的流程为: 1、债权人要写好起诉状,收集并准备好能证明借款关系成立的材料,如欠条、转账记录等; 2、携带证据和起诉状到法院立案,并交案件受理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会开庭审理,等待人民法院安排开庭; 4、在法庭
832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