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相裁员造成损失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公司变相逼员工辞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 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 偿金。” 1如果你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还么有到,那么,公司应该赔偿你至少2个半月工资; 2如果你没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公司应该赔偿你12*月工资,再加上2个半月工资; 3你需要做的事情:找到劳动合同,看看上面签订的月工资是基本工资还是真实工资,如果是 基本工资,找到每月你的工资条,或者工资打银行卡的记录,如果根本没有劳动合同,还是要 找出你的工资条,还有公司辞退你的退工单 4证据搜集完成后,你可以和公司谈判,也可以起诉。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具体情形包括: 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公司损失; 2、劳动者违反合同的相关约定导致公司损失; 3、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
1、采取降薪或提高业绩计算标准对于公司业务员,用人单位以公司不经济为由,要与劳动者重签合同,降低底薪、提成比例或者提供业绩考核标准,来逼迫劳动者自动离职。 2、找借口变相裁员用人单位会一方面告诉员工岗位低经济补偿金也没有多少钱,另一方面警告员工,如果和单位闹僵了,在行业里也没法混,不值得等等。
-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有哪些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形主要有: 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公司损失; 2、劳动者违反合同的相关约定导致公司损失; 3、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
2020.05.22 222 -
给国企造成哪些损失
给国企造成损失涉嫌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6.29 115 -
身份证丢失造成哪些损失
身份证丢失造成的损失包括:补办身份证需要被重新缴纳工本费。被有心之人捡到的,可能被冒用身份办理贷款。身份证被冒用办理手机号。身份证被拿去补办手机卡。
2020.08.12 113
-
公司裁员变相裁员的情形有哪些?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变
2022-04-08 15,340 -
缔约过失造成的损失有哪些
缔约过失造成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就是指因为信赖合同成立和生效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实践中,对缔约过失的直接损失一致地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缔约费
2022-02-15 15,340 -
离职员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有哪些?
【法律意见】 因为劳动者个人的原因造成公司的损失,劳动者辞职后,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具体需要区别对待; 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
2022-07-07 15,340 -
员工应该给公司造成哪些损失
一般而言,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
2022-03-31 15,340
-
00:57
被变相裁员怎么办
公司变相辞职是不合理的。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约定,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职务,原则上无效。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继续要求施工单位履行合同,或者当事人可以终止合同并要求两倍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
1,383 2022.04.17 -
01:43
哪些情况属于变相的辞退员工
变更员工岗位或者降薪都是劳动合同的重大变更,需要甲乙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应履行原合同内容。在职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擅自降低你的工资,你可以通过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差额,且因为公司存在上述违法事由,你可以随时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3,175 2022.06.22 -
01:02
公司以调岗为由变相裁员怎么办
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可以继续要求单位履行合同,如果老板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
4,5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