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员工的哪些补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除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工伤的职工一定的补偿金: (1)工伤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费及食宿费: 住院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 (3)伤残津贴: 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时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应当参加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除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康复性治疗费用、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等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劳动能力鉴定费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工伤的职工一定的补偿金。
单位无故解聘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哪些用人单位应参加工伤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2020.06.29 377 -
单位怎么给员工补充工伤保险
(一)单位新参保前置要件:提供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照或成立证件、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及复印件、本单位人员基础档案等证件和资料、在职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用人证明。 (二)单位新参保程序: 1、填写《参加工伤保险登记表》一式两份,盖单位章。 2、填
2020.04.28 170 -
-
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给予哪些补偿
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全部招用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由其所在地的用人单位缴纳,参保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农民工由于工作
2022-04-24 15,340 -
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给予哪些补偿?
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全部招用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由其所在地的用人单位缴纳,参保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农民工由于工作
2022-05-06 15,340 -
用人单位应当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当给予哪些
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全部招用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费由其所在地的用人单位缴纳,参保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农民工由于工作
2022-05-07 15,340 -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给予哪些补偿
工伤十级的主要补偿是: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按照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具体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所在单位支付一
2022-02-10 15,340
-
00:54
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哪些费用工伤十级单位应该赔偿的费用: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
5,789 2022.04.15 -
01:13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如何补偿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1,623 2022.06.15 -
01:03
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根据《劳动法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如果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导致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则用人单位不需要给予员工有关补偿;如果是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员工被辞退的,则用人单位需按照劳动法相关的规定,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根据员工
5,343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