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人以后驾驶肇事逃逸车主有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司机撞人后肇事逃逸司机责任大,车主有连带责任。 肇事逃逸行为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车主需要承担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把车借给别人出了事故,车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应由车辆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机动车所有人对出借车辆存在过错的,比如明知对方无驾驶资格而出借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驾驶员肇事逃逸车主要负责吗
驾驶员肇事逃逸车主是否要负责,要看车主和驾驶员的关系,如果仅仅属于帮忙,一般就要有驾驶员独自负责赔偿;若属于雇佣关系,驾驶员负法律责任、车主负连带赔偿责任。
2020.03.23 271 -
-
肇事逃逸机动车驾驶人有什么责任
肇事逃逸机动车驾驶人对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若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涉嫌成立交通肇事罪,可判处刑罚。但由于机动车驾驶人有投案自首的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
2022.04.17 463
-
驾车撞人后肇事逃逸车主责任大吗?
司机撞人后肇事逃逸司机责任大,车主有连带责任。 肇事逃逸行为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
2022-04-24 15,340 -
肇事逃逸车被撞车主有责任吗
若逃逸车的车主没有证据证明当时不是他开的车,公安机关就应当认定他是肇事司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
2022-04-14 15,340 -
车主撞人逃逸后驾驶员承担责任吗
司机撞人后肇事逃逸司机责任大,车主有连带责任。 肇事逃逸行为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
2022-05-08 15,340 -
驾驶人没有驾驶证肇事逃逸后车主但多少责任?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驾驶证应扣12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附件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
2022-06-22 15,340
-
01:10
酒驾撞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罚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当场逃逸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要以交通肇事罪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定罪,并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车辆驾驶人饮酒后在道路上驾驶的行为,属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1,644 2022.04.15 -
00:58
醉驾开车撞死人逃逸怎么判醉驾开车撞死人逃逸的,判刑如下: 1、醉驾开车撞死人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由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因为肇事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的情形,那么肇事者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
705 2022.11.21 -
00:53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如何判刑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现场的,要对机动车驾驶人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可知,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属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如果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并且对事
1,6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