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不给发放劳动报酬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应当按照下要求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一)、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三)、企业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四)、企业支付劳动者工资必须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至少应每月支付一次。
结合各种灵活多变的用工形式,本法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平等协调。 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还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有: 1、最低工资制度。《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发放。 3、劳动者加班费也是其劳动报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也应取得工资支付。如: (1)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支付。 (2)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期间的工资支付。 (3)劳动者休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4)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的工资支付。 (5)劳动者在享受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6)婚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7)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
用人单位不足额、及时发放劳动报酬的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处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0.04.01 135 -
怎样发放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发放方式规定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第六条中: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
2020.11.03 203 -
用人单位怎么去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
结合各种灵活多变的用工形式,本法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平等协调。 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还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有: 1、最低工资制度。《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国
2020.10.13 124
-
劳动者不发劳动报酬应如何维权
如果用人单位不是合法的,没有注册,或 者老板拒不支付,那就得找劳动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2022-04-19 15,340 -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应该怎么
如果用人单位不是合法的,没有注册,或 者老板拒不支付,那就得找劳动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2022-04-25 15,340 -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怎么办
如果用人单位不是合法的,没有注册,或 者老板拒不支付,那就得找劳动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2022-04-18 15,340 -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哪个
如果用人单位不是合法的,没有注册,或 者老板拒不支付,那就得找劳动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2022-04-26 15,340
-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5 2022.04.17 -
00:55
如何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订立的,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作为用人单位,首先应当注意留存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
1,185 2022.04.17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