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辞职或解雇后,也不得泄露公司客户产品信息=时间没有期限,这个台湾法对我有用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解除与你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你)分以下三种情况,你自己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你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你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2N;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你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N+1;3、你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你解除劳动关系。n相关法律依据:n《劳动合同法》:第39、40、46、47、87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是不会的。一般情况下报案人的身份信息,派出所都是不会透露的,因为这是报案人的隐私,任何人都是没有权限告诉别人报案人的身份信息的,所以不用担心。但是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如果发生报案人信息的泄漏,那么根据我们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这个人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和追究。
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违法。公职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向别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客户泄露信息法律情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在平常的生活中说不定我们办理一个业务都是在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而且还有一些违反犯罪分子,专门通过泄露个人信息来获取利益。对于这些恶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是非常可耻的。而且根据法律的规定恶意泄露个人信息会承担
2020.03.23 294 -
快递泄露客户信息违法么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
2020.09.15 787 -
-
银行泄露客户信息违法吗
严格来说,会有法律方面的问题。隐私权、个人信息等的保护,不以是否被用于商业目的为前提。所以,即使你是写毕业论文,仍然有侵犯他人隐私权、泄露或非法取得、非法使用他人个人信息的法律风险。而且,你怎么拿到这
2022-02-02 15,340 -
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怎么处理
先内部处理,然后再向人民法院起诉。我国《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快递企业与快递从业人员不得违法泄露在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违反规定的企业将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
2022-03-21 15,340 -
快递公司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怎么办
附加条件生效的合同可以解除。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约定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条件达成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由于
2021-10-27 15,340 -
公司信息泄露违法吗,如何疏导泄露信息?
泄漏公司机密,情节轻微的,将会受到公司的行政处罚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情况严重的,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1、故意泄漏公司机密罪肯定是犯罪行为; 2、但是要构成这个
2022-04-19 15,340
-
01:01
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触犯了哪些法律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触犯了以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5,904 2022.04.17 -
01:06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处理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
28,772 2022.04.15 -
01:13
泄露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公民个人信息,一般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有
7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