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和信息能起诉别人欠款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相关聊天记录和证人能够证明借款事实、借款数额、借款时间的,配合银行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借款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有聊天记录,如果聊天记录属实且可以证明案件事实,可以胜诉。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客户欠货款只有微信记录是可以起诉的,但是必须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据,能够证明微信用户是双方,还应该保证微信记录的完整性,如果微信证据只有截屏、那么这个证据链就是不完整的,可能导致断章取义,法院一般是不会采纳的。
-
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聊天记录不能作为追债的直接证据,如果想追回债务,应该积极收集其他证据,比如转账记录,在场证人,等等,最好有借条或者欠条。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不管结果会怎么样,都要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再采用其他办法。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
2020.06.02 788 -
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若当事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签订借据,仅有微信聊天记录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欠款。《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
2020.03.08 534 -
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有欠条能起诉吗
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有欠条能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0.02.08 456
-
人欠货款不还,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聊天记录,最好还有转账记录,起诉你当然是可以起诉的,但是你的诉求能不能被支持,需要法院结合你的证据来判断。
2022-10-01 15,340 -
欠钱不还, 只有微信记录和聊天记录, 可以起诉法人吗?
可以起诉法人。首先对于有证据证明债务关系的,直接诉讼。如果不能证明的需要证据证明,例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对方有偿还能力的(实际执行保证)起诉前搜索对方财产、账户、对外投资,对恶意欠款人最好在起诉同
2022-02-02 15,340 -
欠款微信没有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欠钱微信有聊天记录可以去法院起诉,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合同纠纷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2021-07-22 15,340 -
欠货款钱,有微信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可以起诉吗
合法追讨拖欠货款的条件(1)证明关系存在的证据交易合同、送货清单、、对账单、银行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2)证明主体的身份资料是自然人的需要其复印件、居住地址等。债务人是的最好有
2022-09-11 15,340
-
01:12
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能起诉吗
欠钱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满足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即可,有无证据以及证据是否充分不是起诉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当事
5,721 2022.04.17 -
00:56
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
起诉离婚一般不会查微信聊天记录。离婚属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法院不会主动调查聊天记录的。警察是办理刑事案件时才会主动调取证据,而离婚是民事案件,就算原告向法院申请,法院的法官一般是不会去调取微信记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3,151 2022.05.13 -
00:58
派出所能查出微信聊天记录吗
派出所能查到微信聊天记录,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查询微信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信息的。当然在特大的情况下才会查询用户的微信信息记录。公安机关人员也不能随意查询个人信息。因办案和工作需要查询个人信息,需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并保护个人隐私,违反规定的将
19,8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