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离婚的定义以及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协商的意义: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利于消除企业工资分配的随意性,提高劳动者在企业工资决策中的民主地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条件: 1、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加强联系,共同做好指导工作,提供有关资料和政策、法律咨询,提高企业和职工参与集体协商的能力。 2、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每年公布一次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导价位,为工资集体协商决定工资提供参考依据。 3、各地可先在部分生产经营正常,管理工作扎实,工会组织健全的企业中试行,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各类企业推行,重点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中推广。
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双方都同意离婚的,可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订立书面的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申请即可。仅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经认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予以离婚。
-
教唆犯的定义及成立条件是什么
一、定义: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 二、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必须有教唆行为。3.必须有教唆故意。
2020.07.13 290 -
紧急避险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定义: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成立条件: 1、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 2、危险正在发生; 3、出于不得已损害另一法益; 4、行为人主观具有避险意识;
2020.12.18 508 -
紧急避险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定义: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成立条件: 1、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 2、危险正在发生; 3、出于不得已损害另一法益; 4、行为人主观具有避险意识;
2020.01.15 173
-
离婚的定义以及条件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二、办理条件1、双方当事人必须是自愿离婚;2、双方当事人必须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
2022-03-17 15,340 -
合伙企业的定义、定义、特点及具备条件及具备条件,具备条件是什么
一、定义: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二、特点: 1、合伙企业因合伙协义而产生。 2、合伙人共同出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3、合伙企业不具有
2022-04-01 15,340 -
离婚的条件有那些?
感情确已破裂是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婚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这一规定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我国离婚制度中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这也是人民法院处理离婚纠纷决
2021-04-17 15,340 -
那些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感情确已破裂”是实体性规定,是准予离婚与不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调解无效”则是程序性规定,不能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案件,许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2022-05-26 15,340
-
01:31
强制离婚需要那些条件在我国,离婚通常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并没有强制离婚的说法。除非是这个婚姻本身不符合法律规定,属于无效的婚姻,比如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属于近亲结婚等,就可以强制解除婚姻关系。如果夫妻一方希望离婚,而对方不同意的,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离
1,027 2022.04.17 -
01:30
军婚达到什么条件可以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此规定作出司法解释,指出: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案件或者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应先经当事人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审查、调解,调解无效时再由部队政治机关提出处理
1,849 2022.04.17 -
01:19
起诉离婚的条件起诉离婚的条件是,双方就离婚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并签订离婚协议。离婚时,男女双方如果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存在争议,或者双方就子女抚养权存在争议,均应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处理。如果起诉离婚时,对方不同意离婚。根据《民法
1,5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