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内提前多久辞职比较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辞职,是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劳动者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辞职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职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如果是试用期员工,一般只需提前三天提出申请,手续办理也相对较简单。另外,如果员工有人事档案在公司的,要办理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
产假可以提前15天休。女职工生育一般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
试用期内辞职提前多久通知
员工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随时通知用人单位即可。我国《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
2020.05.11 126 -
汽车提前多久年检比较合适
汽车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申请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将涉及该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申请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
2020.01.07 219 -
合同到期了辞职需要提前多久
合同到期不续签,辞职一般来说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但果是合同约定的期限的最后一个月里公司提出不续签,那么合同到期不续签无需提前通知。
2020.09.23 197
-
实习期内离职提前多久比较好
下面是对实习期辞职多久问题的回答常规是提前三天跟上级说明。但这个需要看你入职时公司或领导是否有交待过辞职时间,另外,也要看你实习了多长时间,对岗位的重要性而定。如果你不是特别急着要走,建议你尽可能早的
2022-07-17 15,340 -
试用期辞职提前多长时间离职比较好
对于试用期提前多久辞职的,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务关系,则已经依法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既然你是在试用期,则只要你是依法提前3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通知的话,则可以依法离职,如公司不给发放你依
2022-07-29 15,340 -
实习生提前几天辞职比较好?
对于劳动者来说,在试用期间提出辞职的,只要提前三天提出就可以,要是已经过了试用期的劳动者,想要辞职就要提前一个月向公司说明,或是直接跟公司协商看看能不能即时离职。但实习期间到底是与试用期、正式劳动关系
2022-04-17 15,340 -
产假提前多久请比较好
一般是提前15天请,但是有时候宽裕到18天也是可以的。
2022-07-17 15,340
-
01:29
合同期内辞职算违约吗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内,劳动者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必须提前30日提出;如果是试用期内的,就需要只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上述的情况,针对的是一般的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对于那些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之间约定
4,041 2022.04.17 -
01:09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好合伙开公司时,原则上,各个股东之间分配股权,应当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因为是合伙开公司,而不是合伙开合伙企业。因此,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依法进行。具体而言,《公司法》第三十四条对分红权与优先认购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
3,522 2022.04.17 -
01:17
法定解除合同提前多久通知法定解除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当法定解除条件发生时,有解除权的一方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另一方收到解除通知时,合同就正式解除。但是,如果法定解除条件发生后,有解除权的一方在法定期限或者约定的期限内,不行使解除权,则丧失解除权,应继续履行合同。如
3,17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