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楼盘的开发商于12月31日交房至近一多了因种种缘由业主拒绝收房也有部分业主收房了可在收房之前开发商要求我们交维修基金并承诺去房产局替我们代缴维修基金给我们开具的也就是收款收据没有发票单最近大家才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购房者对房屋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存在瑕疵。我国的物权制度是公示主义,没有登记的后果是产生物权纠纷后,不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没有办理房产证的房屋在实质上还是属于开发商,如果受到欺诈的情况下,购房者可能房钱两空。最普遍的情况是,开发商一房两卖,与另一消费者签订了购房合同,并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产证,结果是没有办理房产证的购房者只能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至于能否要回房款,血的教训是,大多购房者是房钱两空! (2)不利于房屋的变动。 不利于不动产的继承、赠与。房屋的变动,在法律上是严格的登记公示主义,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会导致继承合同、赠与合同的无效。 不利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夫妻在离婚时,涉及到夫妻财产的分割,而对房屋的分割尤其重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同样也是无法进行分割的。 不利于房屋转让。购房者购房往往有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时候,购房者会考虑对房屋进行变现。但房产的交易是需要房屋权属证明的。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在交易中,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不办理房产证就无法证明自己对房产的权利,所以在购买房屋并且入住以后要及时的办理房产证。只有具有房产证才能进行买卖或者是过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物业维修基金是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房产局)收取的,由国家统一管理,开发商属于代收性质,你可以拒绝其代收,自己去房产局缴纳。如果开发商没有依照合同约定或者承诺履行修路的义务的,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追究其违约责任。
开发商是可以代收办理缴纳手续的,商品房的契税,需要在备案日期之后的九十天里面进行交纳。如果纳税人,没有按照规定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外从滞纳税款的那天起,按照当天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开发商延期交房,房主们怎么维权
首先应当确定的是,开发商逾期交房肯定是构成违约的。既然构成违约,就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从法定。 根据法律规定,开发商逾期交房,购房者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满足条件的还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关
2020.07.03 143 -
维修基金开发商可以代收吗
开发商是可以代收房屋维修基金的。业主在交房前需要缴纳房屋维修基金,缴纳房屋维修基金的途径可以存入房屋维修基金的专项账户,也可以请开发商代为收取。维修基金和契税可以由开发商代收办理缴纳手续。房屋维修基金缴纳规定,业主应当在房屋交房前,交纳房屋
2021.12.12 3,163 -
-
有开发商也被代收房屋维修基金吗?
开发商可以代收维修基金和契税办理缴纳手续。房屋维修基金的缴纳规定如下:业主应当在房屋交付前缴纳房屋维修基金。第一阶段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业主可直接存入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专户,也可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代交。委
2021-11-18 15,340 -
开发商给我们买房子我的收据都拿到了
1、首先,我所在的公司就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规定,在你办理完毕组合贷款,所有的款项到达开发商账户之后就可以开具正式的不动产发票。但是因为房地产公司当初卖的是期房,而在房屋竣工之后,还要进行面积实测,
2022-03-14 15,340 -
开发商多收取契税维修基金开发商多缴房款,多缴的房款能否要求退还
房屋总价款确定后,你多交的房款、契税、维修基金开发商应退给你.至于如何赔偿你的损失,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法律只是原则性地规定赔偿你的实际损失,一般情况下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付利息给你.你
2022-04-28 15,340 -
开发商不给业主交契税、公共维修基金等费用业主能否拒绝收取房屋款
收房以缴纳各项不应缴纳的费用(公共维修基金和契税、产权代办费等费用)为前提,开发商单方为业主收房设置了义务。而依据法律规定契税、公共维修基金业主必须在办理产权证书时向税务部门和小区办缴纳,至于产权代办
2022-02-11 15,340
-
00:58
开发商新房验收流程购买了期房之后购房者都希望能够尽早的交房。开发商新房的验收流程第1步是进行通知。开发商在取得商品房的房地产权证后,应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购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对房屋进行验收交接。购房者在接到了通知之后,应该根据购房合同约定的标准,对于房屋工程质
2,312 2022.04.17 -
01:11
开发商收了定金不退怎么办目前开发商在与买受人签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一般都会通过认购的方式向买受人收取定金。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定金是可以要求退还的:第一就是本身不具备销售条件,例如开发商根本没有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就进行销售的,这个时候购房者可以直接起诉,要求
1,1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