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民事诉讼中的裁定书撤销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个,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其次,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一)不予受理;(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三)驳回起诉;(四)保全和先予执行;(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下列情形可以撤销仲裁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当事人要求离婚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离婚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确认双方果感情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行政诉讼中哪些情况下会判决撤销行政行为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法院会判决撤销行政行为: (一)做出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做出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做出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的; (四)行政行为是超越职权做出的的; (五)是滥用职权做出的行政行
2020.03.13 248 -
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2020.03.21 188 -
哪些情况下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上诉
地方各级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作出的判决以及按照第一审程序对案件作出的再审判决; 不予受理的裁定、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以及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2020.04.12 190
-
民事诉讼中的裁定书适用于哪些范围,哪些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
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个,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其次,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
2022-02-12 15,340 -
民事诉讼中撤销仲裁裁决有哪些情形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有:第二百三十七条仲裁裁决执行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
2021-09-30 15,340 -
行政诉讼中哪些情形下可以撤销行政行为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法院会判决撤销行政行为: (一)做出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做出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做出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的; (四)行政行为是超越职权
2022-05-22 15,340 -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撤诉的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撤诉
有如下解决方式: 1、原告撤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原告
2022-02-08 15,340
-
01:00
哪些情况下可以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减刑条例与限度”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在其服刑期间,认证遵守监狱规定,积极接受劳动改造,并确实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出现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减刑
185 2022.06.22 -
00:57
民事诉讼撤诉怎么撤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如下:1、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2、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
3,26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