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应当怎样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诉讼时效应从受领给付之时的次日开始计算因为当事人接受给付之时,合同就是无效的(尽管这尚未得到法院的确认),也就是说,当事人接受给付无法律根据,构成不当得利,合同无效的赔偿损失请求权于此时便已成立,诉讼时效自应从此时计算。 (二)诉讼时效应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算合同只有被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其在法律效果上才被视为从订立时即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其次,有些场合,当事人一方乃至双方确实不知道###NextPage###合同存在着无效的原因,自然也就不知道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产生,给付的当事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其债权受到侵害。于此场合,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事由不出现,自然谈不上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再次,有的情况下,为给付的当事人即使马上知道合同存有无效原因,但他仍然愿意履行,表示将来也不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自然也就无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计算。该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合同在履行期间届满后很长时间才被确认无效,履行合同一方当事人将受到更多损害,其要求赔偿的损失(消极利益)将可能大于合同有效时取得的利益(积极利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无效合同诉讼时效应从合同约定履行期限届满时起算。当事人在他自认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基于真的实、自愿的意思表示而签订和履行合同,无论合同有效与否,合同当事人对其合同约定权利的实现期限均有明确、合理的预期。
-
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下: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无效合同没有诉讼时效,即无效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2021.02.25 109 -
合同无效诉讼费怎样计算的
起诉合同无效的诉讼费用大概是50元到100元;如果在起诉合同无效的同时,请求赔偿金赔偿损失的,依据赔偿金的数额按比例收取诉讼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目规定,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
2020.10.23 171 -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
有效合同的诉讼时效计算方式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无效合同没有诉讼时效,即无效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2021.01.30 104
-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应如何计算?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应从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算。当事人在其自认为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基于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而签订和履行合同,无论合同是否有效,合同当事人对其合同约定权利的实
2023-06-12 15,340 -
合同诉讼无效的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
2022-11-19 15,340 -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一)诉讼时效应从受领给付之时的次日开始计算因为当事人接受给付之时,合同就是无效的(尽管这尚未得到法院的确认),也就是说,当事人接受给付无法律根据,构成不当得利,合同无效的赔偿损失请求权于此时便已成立
2022-04-27 15,340 -
合同无效后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2-08-17 15,340
-
01:54
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欠款的诉讼时效具体怎么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一,如果欠条上注明了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之日的次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为三年; 第二,如果欠条上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债权人有权利随时向债务人提出要求,请求其还款,但应该给对方适
2,053 2022.04.17 -
01:19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怎么算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一、一般保证中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果债权人没有对债务人提起起诉或仲裁的,即为保证期
1,589 2022.04.17 -
01:17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义务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最好在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0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