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报销制度都有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规定。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看一下相关规定。 (一)普通参合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年度内多次住院,首次住院医疗费用超出起付线者,再次住院发生费用累计计算,按规定进行补偿。因病住院经批准转院连续住院治疗的,其住院的医药费用累计计算,按规定进行报销,每月结报一次。恶性肿瘤进行放、化疗、肾透析,肝、肾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服用抗排异药及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友病所发生的特殊病种门诊费用,每月结报一次。年度内多次门诊,门诊累积医疗费用超出起付线者,按规定进行报销,具体报销时限由各乡镇自行制定。镇(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每月的1日至20日内向海淀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申请复审结算。对于当年12月份发生的医疗费用单据应最迟在次年1月20日前向海淀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进行申请复审结算。跨年度连续住院的费用,当年12月31日以前含(31日)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和自下一年起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分别进行结算。根据各年度实际缴费情况予以补偿。对于跨年度结算的一次住院费用只计算一次起起付线。 (二)两类特殊人群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政策和流程。 (1)参合农民参加其他商业医疗保险,如先由商业医疗保险按照其标准支付补偿款的,参合患者须向镇(乡)合管办提供商业保险分割单和住院医疗费用全部票据复印件进行报销。若先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由新农合出具费用分割单,再到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款和商业医疗保险补偿款总额不应超过所发生住院医疗总费用。 (2)参加新农合的优抚对象,首先由民政局按照有关政策进行报销,参合患者须向镇(乡)合管办提供民政局出具的优抚对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介绍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优抚对象经民政局报销后的剩余金额部门按照新农合标准进行报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1.村卫生室、卫生所报销比例60%;2.镇卫生院报销比例40%;3.二级医院搏小比例30%;4.三级医院报销比例20%;5.镇级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5000元/年。 二、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1.新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 CT、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项目限额报销200元;2.手术费起付线1000元内按照国家标准报销,超过1000元按照1000元报销;3.60岁以上老年人住院治疗费及护理费每天可报销10元,限额200元;4.各级医院报销比例为: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三、新农合大病报销比例1.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65%、75%。2.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设起付线;3.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75%~80%;4.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55%~60%。5.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55%。6.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的70%,肺癌等12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力争达到70%。 四、办理程序: 1、本人申请并积极缴纳合作医疗款。 2、村委会审核并向镇合管站提交筹资花名册、筹资票据。 3、镇合疗办复查,审核合疗筹资表,向县合疗中心提出申请签证。 4、县合疗经办中心审核无误后,办理签证、盖章、登录,确认。详情请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五、报销程序参保者出院后,将经患者本人签字或盖章的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转诊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缴本乡镇合管所,经审核后集中统一送交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 六、注意事项以下情况不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一)非区内定点医院门诊医疗费用(特殊病种门诊治疗费用除外)、未按规定就医、自购药品所产生的费用; (二)计划生育措施所需的费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医疗费用; (三)镶牙、口腔正畸、验光配镜、助听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疗、整容和矫形手术、康复性医疗(如气功、按摩、推拿、理疗、磁疗等)以及各类陪客费、就诊交通费、出诊费、住院期间的其他杂费等费用; (四)存在第三方责任的情况下,发生人身伤害产生的医药费依法由第三责任方承担,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等; (五)因自杀、自残、服毒、吸毒、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以及其家属的故意行为造成伤害所产生的医药费; (六)出国或在港、澳、台地区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规定不予报销的药品和项目; (八)区医管会确定的其他不予报销的费用。 七、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报销分两种情况:1.就诊医院已经开通即时结报,这时患者入院时出示医疗本、身份证、以及在当地农合办开具的转诊审批表,就可以在就诊医院直接报销;2.就诊医院未开通即时结报的,这需要患者回当地报销。 (1)患者携带在农合办开具的转诊审批表在医院住院,并加盖医院公章; (2)患者住院时全额自费,出院时携带以下资料回当地农合办报销:出院证、诊断证明书、发票、费用总清单、出院病历等。 八、新农合和医保的区别如下: 1、新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户口的买,居民医疗保险是非农业户口的买。 2、新农合主要是让农民在乡镇卫生院报销多,起付线低,在城里的医院报得相对少些;居民医疗保险起付线比新农合稍高,在大医院报销比例稍高一点,交钱也交得多一些。 3、新农合可报销的医药目录比城镇医保少,新农合在乡镇医院报销比例高,在市级医院平均报销比例比城镇医保低百分之一二十,最高封顶也比城镇医保少。
一、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1、参保者出院之后将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出院记录和身份证将交到本乡镇合管所; 2、乡镇合管所经过审核之后,会将符合条件的申请送到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 3、报销医疗费用将会转入参保人指定账户中。 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资料 1、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患者可凭本人有效证件、医疗卡,经确认身份后,在区内乡镇级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刷卡报销,在区内及区外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结帐时可直接刷卡报销。 2、在市外2级及2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患者,应在出院后的3个月内,由参保人或其家属带医疗费用原始发票、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出院小结、门诊病历、医疗卡、患者身份证、户口簿、经办人身份证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农合窗口报销医药费用。 3、特殊病种门诊报销可持2级及2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病例以及相关检查、化验报告、医疗机构证明书等资料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审批表》向新农合业管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其门诊医药费用可以列入新农合基金的报销范围,可按照住院报销标准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报销。 4、因意外伤害的住院患者,出院后需要提交有户口所在村(居)签字盖章的意外伤害引发的原因确认证明以及医院的病案记录。对于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及记录的,不予受理。一旦经过新农合调查、审核之后,一旦属实则予以报销。如果责任是由第三方负责的,是不予报销的。
-
新农合怎么报销
新农合报销比例对参合住院患者一次性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花费超出5万元的参合患者,新农合实行分段赔偿,在新农合报销范围内,新农合报销比例5万元以内(含5万元)部分按相应级别医疗组织限定比例赔偿,5万~8万元(含8万元)部分按80%的比例予以赔偿
2020.07.18 223 -
工地受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报销吗
工地受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能报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害严重或者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
2022.04.12 895
-
新农合报销制度
关于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规定。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看一下相关规定。 (一)普通参合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政策。年度内多次住院,首次住院医疗费用超出起付线者,再次
2022-03-18 15,340 -
安徽省新农合报销额度
安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如下:1。门诊报销比例为农村卫生室,卫生所报销60%;镇卫生院报销30%;二级医院报销30%;三级医院报销20%;镇级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为5000元/年;2、住院报销比例
2021-10-28 15,340 -
新农合报销有时间限制吗
有的,限制时间是一年。 第二年重新筹资,需要重新参合,重新设定报销方案。新农合报销时间一般没有制度或法律性质的规定,一般按惯例在本县住院报销半个月之内,县外病历或县内数额较大需要经县新农合部门审批的,
2022-06-01 15,340 -
新农合报销时间限制
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中应明确定点合作医疗医疗机构垫付款的结算拨付程序和时间规定,保证垫付款及时结算拨付。一般应在一个月内结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垫付款,定点医疗机构可
2022-03-17 15,340
-
01:07
新农合跨省能报销吗
新农合跨省能报销。新农合异地手术住院,回参保地医保局报销费用,具体提供以下资料:1、住院病历复印件,包括病案首页,入院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出院证明,长期、临时医嘱;2、医院签字盖章的身份证复印件两张,未成年人可用户口薄代替,必须复印户主与病
8,133 2022.05.11 -
01:01
新农合2021生孩子报销政策
2021年新农合生孩子报销政策如下:根据剖腹产和顺产,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如果是顺产,新农合规定,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给与300元的定额补助,在县级及以上定点机构住院治疗的,给与450元的定额补助。如果是剖腹产,有一个2000元的报
5,635 2022.04.12 -
00:59
异地就医新农合报销流程
农合异地就医的报销,具体如下: 1、先到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办理转诊备案手续; 2、在医院就医,办理新农合住院手续; 3、再住院接受治疗; 4、携带医疗缴费单据、医保卡等材料去定点的医疗机构,或者社保经办机构结算相关费用。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
13,41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