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最近几天检查怀孕了,去辞工,之前签了一年的合同也到期个把月了,直接结算工资,可以到劳动局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怀孕的时候劳动合同到期是不可以解除合同的。
怀孕期间合同到期不能辞退员工。员工怀孕期间合同到期的,合同自动延续到员工哺乳期结束,否则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员工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
-
劳动合同到期了,可以直接续签吗?
不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就终止,这个终止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不管双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只要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那么前一份劳动合同在期满后是必然终止的,是客观性的体现。所
2020.07.10 459 -
签了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可以直接辞职吗?
签了劳动合同未到期可以辞职。 一般有以下方式: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此时是否提前通知都可以。 2、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三十天后正式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3、如果单位有违法行为,员工可行使单方即时生效解除权。除了试用期内员
2020.04.14 199 -
-
怀孕了,最近一直领产假,可以分个月去领工资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职员工怀孕领取产假工资和建档没有关系,劳动者通常在产假期间才能依法享有产假工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
2022-03-25 15,340 -
怀孕期间合同到期了公司可以直接把员工辞退吗
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处于孕期、产期、一年哺乳期内的,单位应当续延(不是续签)原合同至劳动者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然后双方再决定是否续签合同,到时如果单位不续签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2008.1.1后
2022-01-25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当月的工资没到下月月结,公司可以直接给我结算吗
对于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支付的时间,各地的法律规定都一样,有的地方规定当天支付,有的地方规定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到两日支付,还可以由双方协商,所以具体什么时间支付工资合法,要看您当地的规定。
2022-04-19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请问工人怀孕了可以辞退吗
劳动合同到期不能辞退,女职工孕期劳动合同到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只有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到期时才能终止。《劳动法》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对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中的女职工给予了特殊保护,企业绝
2021-11-21 15,340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46 2022.04.17 -
01:15
怀孕了合同到期怎么办怀孕了合同到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动续延至哺乳期结束时终止,不需要续签。在这期间,单位需为劳动者发放其基本工资,如果单位给劳动者买了生育保险的,工资由生育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单位考虑到劳动者怀孕身体不胜重任的情况,可
3,001 2022.04.15 -
01:10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原则上可以直接离职,但现实中应当办理好相关的离职手续。并且,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人事、社保、档案等转移手续,并开具相关证明。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只有部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因
2,68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