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可否为自愿辞职的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都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承担该项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及时履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即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劳动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用人单位自行申报后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用人单位未按时及时缴纳社保的由社保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补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本人自愿放弃购买社保不可以。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属于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不能随意处分该项权利义务。
由哪一方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的。但无论如何约定,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必须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不能互相推脱,侵犯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
-
劳务派遣中是否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是的。 由哪一方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的。但无论如何约定,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必须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不能互相推脱,侵犯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
2020.03.12 241 -
劳务派遣公司是否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劳务派遣单位是被派遣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2020.05.04 197 -
劳务派遣中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吗
由哪一方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的。 但无论如何约定,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必须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不能互相推脱,侵犯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
2020.06.14 170
-
劳动者自愿放弃辞职后,用人单位是否有权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2022-03-18 15,340 -
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也是双方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接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应当不予录用;已经录用,未订立劳动
2022-04-23 15,340 -
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也是双方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接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应当不予录用;已经录用,未订立劳动
2022-03-21 15,340 -
劳动者劳动合同期满,但不缴纳社会保险,是否能以劳动者自愿放弃?
劳动者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也是双方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接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应当不予录用;已经录用,未订立劳动
2022-05-06 15,340
-
00:48
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自由职业者购买社保的,应当去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并且提供本人的照片、身份证和户口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当询问自由职业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档次,自由职业者确定社会保险的档次后,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
7,807 2022.04.17 -
00:55
自由职业者社保交多少
自由职业者购买社保有两种方式,涉及到的费用也是不同的: 1、灵活就业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没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没有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2、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3,112 2022.06.22 -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9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