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劳动合同被仲裁处理应该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仲裁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造假怎么办?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劳动仲裁没有合同怎么处理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只要持有能够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材料,在劳动关系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向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纠纷的。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受
2020.08.14 261 -
劳动合同造假该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
2023.02.23 502 -
劳动合同造假应该如何处理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造假怎么办?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
2020.02.10 105
-
劳动仲裁对伪造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劳动仲裁审理时,被申请人提供伪造劳动合同,可以申请笔记鉴定,鉴定结果来证明真实性。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及程序: 一、受理事项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2022-05-06 15,340 -
劳动仲裁对伪造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劳动仲裁审理时,被申请人提供伪造劳动合同,可以申请笔记鉴定,鉴定结果来证明真实性。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及程序: 一、受理事项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2022-05-01 15,340 -
劳动仲裁应该怎么处理
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
2022-03-31 15,340 -
劳动仲裁受理了对方有伪造劳动合同的行为怎么处理
劳动仲裁审理时,被申请人提供伪造劳动合同,可以申请笔记鉴定,鉴定结果来证明真实性。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及程序: 一、受理事项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2022-05-07 15,340
-
01:49
阴阳合同的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阴阳合同纠纷的案件,应当作如下处理: 1、认定阳合同无效,即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对外合同,因其不属于合同双方真实合意,不能认定为有效的民事法律关系; 2、认定阴合同有效,该合同属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是被阳合同所掩盖的真实民事法律关系,应
4,811 2022.04.17 -
01:01
合同被偷怎么处理
合同被偷的处理办法,有以下几种: 1、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 2、合同被偷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复印对方当事人的合同,并加盖印章或者签字、按手印; 3、可以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重新订立合同或者变更合同的内容。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处理方法如下:
653 2023.03.22 -
00:46
被别人威胁了应该怎么处理
被别人威胁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可以让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通常会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再交由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会
4,8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