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违约押金退回属于违法行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押金不退的话是违法的,具体如下: 1、这是属于租赁合同纠纷;可以协商; 2、如果承租人未依约合同履行的期限提前解除租赁合同退租的情况下,属于违约; 3、押金是否可以退还以及应该怎么退则要看租赁合同中对违约责任是怎么约定的,如果约定了违约不退押金的情况下,房东有权不退回押金; 4、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责任,则押金应当退还。 押金属于一种抵押担保性质的财产,因此在合同到期之后,应该及时将押金退还给当事人,即如果合同期满双方权利义务履行完毕,押金应该退还,若不退押金那就是违法的,如果当事人一方有违约情形的,合同中约定此种情形押金不予退回的,不退押金就是合法的。
首先,如果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押金的性质或规则,则押金作为租赁预付款处理,无论如何都要返还的。其次,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房东应于租赁关系消除且租客迁空、点清并付清所有应付费用后的当天将租房押金全额无息退还租客。此外,租房期间有财产损失可以相应扣除押金,押金在扣除财物损失后应该退还。综上,在没有明确约定押金性质的情况下,押金的作用是为房屋及屋内财产设定的一个担保,租赁期间如造成出租人房屋及室内设施的财产损失则从押金里扣除。扣除之后,即使承租人存在违约的情况,押金也是应该退还的。
-
租客违约房东可以退回押金吗?
若无约定其他承担违约责任形式,房东可直接扣除押金。在房屋租赁中,租客违约理应承担违约责任,押金即为社会交易习惯下的违约赔偿方式,所以,租客违约时,若房东与租客无提前约定其他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房东可以扣除押金作为租客的违约赔偿。
2021.01.21 227 -
不退押金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出现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外,无论是合同签订后的预期违约还是合同履行期届满后的实际违约,如另一方坚决要求继续履行的,应责令双方继续履行。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另一方还有其
2021.04.20 1,136 -
租客租房押金不退,违法吗
租房押金不退违法。 1、这是属于租赁合同纠纷;可以协商。 2、如果承租人未依约合同履行的期限提前解除租赁合同退租的情况下,属于违约; 3、押金是否可以退还以及应该怎么退则要看租赁合同中对违约责任是怎么约定的; 如果约定了违约不退押金的情况下
2022.11.07 534
-
租客违约押金退吗
租房押金一般用于承租人的违约行为的制约,如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退租、损坏物品中、没有交纳水电费等等。如果没有上述行为,那么可以要求在租期到或者解除租赁合同时退还。 1、当合同明确规定了,如果合同期内由于
2022-03-24 15,340 -
租客违约,押金能退吗
租房押金一般用于承租人的违约行为的制约,如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退租、损坏物品中、没有交纳水电费等等。如果没有上述行为,那么可以要求在租期到或者解除租赁合同时退还。 1、当合同明确规定了,如果合同期内由于
2022-04-27 15,340 -
租客违约押金退还合法吗
合同内容你只提到一项,就是“租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诉房东”,只能说跟据这条来看,这个合同是无效的。 其实就算合法的合同,跟据正常的条约,你也应该先付这一个月的房租,你退房时再把押金退给你,他不退你就
2022-01-23 15,340 -
租客违约了,押金能退吗
租房押金一般用于承租人的违约行为的制约,如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退租、损坏物品中、没有交纳水电费等等。如果没有上述行为,那么可以要求在租期到或者解除租赁合同时退还。 1、当合同明确规定了,如果合同期内由于
2022-04-03 15,340
-
00:59
租客违约房东可以不退租金吗
租客违约,房东一般仍需退还租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
2,106 2022.04.15 -
01:02
租客提前退房押金退吗
一般情况下,租客提前退房。房东是可以将押金作为违约金不予退还的。首先是要看房东和租房者在租赁合同之中是怎么约定的。如果约定了此时房东可以扣除押金,那么押金就不予退还。如果租赁合同没有约定的话,那么押金是需要退还的。正常情况下,租客提前退房是
5,536 2022.04.15 -
00:51
盗窃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偷窃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除此之外,盗窃也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偷窃涉案的数额达到了当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就属于犯罪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3,95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