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用先报销还是先补救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能买意外险那是更好的。意外风险分两种情况: 1、大意外:比如车祸、火灾等导致身故或者残疾。这时意外险就会赔付约定的金额,如果不幸意外身故可以留一笔钱给到家人,意外伤残的话可以有一笔钱应对康复期的日常支出。 2、小意外:不小心跌倒了,被猫抓伤被狗咬了,意外医疗可以报销医药费用。它是补偿型的,花了多少钱凭发票报销。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
可以报销,医保卡是自己先垫付医药费后拿票据再报销,有时间限制,需要尽快办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拿票据再报销,一种是医院直接和社保结算。医保结算方式: (一)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 (二)急诊结算程序,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三)异地安置人员结算程序, 1、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2、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患病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由所在单位持参保人员医疗证及病历、有效费用票据、复式处方、住院费用清单等在规定日期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
先自费后医疗保险报销怎么报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拿票据再报销,一种是医院直接和社保结算。 住院时没有携带医疗本、医疗卡等相关证件的,可暂时自费住院,补带相关证件后即可转成医保;住院时因没有开具相关证明的,暂时自费住院,开具证明后可转成医保住院;住院时因医保卡欠费,暂时
2020.08.28 620 -
医疗纠纷先立案还是先鉴定
医疗纠纷发生后建议当事人先进行司法鉴定,拿到了司法鉴定结果再去维权的话也能更为顺利。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是先到人民法院起诉还是先进行鉴定,当事人可以自己选择。
2021.04.05 261
-
医保怎样医疗补偿出院时先报销还是先自费呢
如果当时没有使用社保卡,就医的费用将不能报销。 住院时没有携带医疗本、医疗卡等相关证件的,可暂时自费住院,补带相关证件后即可转成医保;住院时因没有开具相关证明的,暂时自费住院,开具证明后可转成医保住院
2022-12-24 15,340 -
是先看病还是先报销好
给钱也是单位给,社保不会提前支付。单位先行垫付以后,社保报销下来,这部分要返回给单位。【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022-10-16 15,340 -
医药费先报销还是先报销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做劳动能力鉴定,不可以报销如果放弃劳动能力鉴定,可以直接报销如果受伤较重,建议做劳动能力鉴定
2022-10-21 15,340 -
是先报医疗费还是先做伤残鉴定
如果构成伤残的话,建议走法律程序,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要比保险公司理赔的多。
2022-10-25 15,340
-
00:57
先销户还是先取丧葬费
先销户而不是先领取丧葬费。人死后当然是先销户口,只有注销了户口才能领取丧葬费,不注销户口是领不了丧葬费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
58,241 2022.04.17 -
01:00
先办退休还是先办医保
先办退休还是先办医保,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两种保险,正常来说办理退休是需要分开操作的。特别是2018年国家专门成立了医疗保障局,专门负责医疗保险工作。而养老保险仍然是由人社部门进行负责。所以,两种保险的退休分开办理是正常
7,637 2022.05.11 -
01:13
吸收合并是先注销还是先合并
吸收合并是先合并再注销。公司吸收合并基本程序如下: 1、拟合并的公司股东会分别做出合并决议; 2、合并各方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3、各方签署《合并协议》; 4、自作出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 5、自作出决议之日起30日内在报
6,88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