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医疗事故鉴定的路径有两种: 1、当事人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委托鉴定; 2、当事人和医院共同委托进行鉴定; 3、如果案件到法院阶段,法院可以委托进行。 《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医疗机构有上述情形之一,而对判定或者鉴定结论不服,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再次鉴定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2款规定:“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由此可知,申请鉴定是负有举证责任方的举证责任义务的内容之一。基于因果关系和过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应由医疗机构提供证据,即便是其不能提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由于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而应由其提出申请,如不提出,则等于未提出证据,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而患者对此无举证责任,也无需提出申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处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
-
交通事故法医鉴定有哪些鉴定依据
申请法医鉴定时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 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2020.08.22 179 -
哪些是医疗鉴定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比较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鉴定组,要按上述依据,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作出鉴定结论,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2020.03.14 134
-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的路径有两种: 1、当事人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委托鉴定; 2、当事人和医院共同委托进行鉴定; 3、如果案件到法院阶段,法院可以委托进行。 《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经鉴定,属于医
2022-05-02 15,340 -
医疗事故鉴定中法律依据有哪些?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是: 1、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涉及医疗卫生管理,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章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
2022-11-10 15,340 -
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法律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的路径有两种: 1、当事人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委托鉴定; 2、当事人和医院共同委托进行鉴定; 3、如果案件到法院阶段,法院可以委托进行。 《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经鉴定,属于医
2022-04-23 15,340 -
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法律依据是哪些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公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依据《条例》,制定并发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办法》自2002年9月1日
2021-07-07 15,340
-
01:10
医疗事故鉴定有哪些注意事项医疗事故鉴定需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1、如果涉及死亡、伤残等级的鉴定,应该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2、专家鉴定组的成员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应该申请其进行回避:鉴定组成员是医疗事故鉴定争议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
1,409 2022.04.15 -
01:27
处理医疗事故要哪些证据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收集的证据包括: 1、患者的病历,患者病历还包括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患者就诊最原始的证据材料。如果因为抢救急危患者,没有及时书写病历的,相关人员要在抢救结束后,六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2、处方和药品,一般各医院都
838 2022.06.15 -
01:00
哪些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罪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件主要有两个: 一、有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对就诊人进行医疗护理或身体健康检查过程中,在履行职责的范围内,对于应当可以防止出现的危害结果,由于其严重疏于职守,因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857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