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犯罪要件的主要构成条件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l)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就不构成犯罪。 (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杀人。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如玩忽职守。 (3)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第一,关于自然人,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第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实行单罚制。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犯罪构成的要件一般有四大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一、刑事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1、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 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对八种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应负刑事责任。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量刑: ①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②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3、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 1、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①负刑事责任; ②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①当负刑事责任; ②可以从轻或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刑事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结果必然或可能发生,即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即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犯罪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认识到,但没有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2、过于自信的过失: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即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3、不可抗力: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不可能排除或防止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4、意外事件:没有认识到,也不能够、不应当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最终发生违背其意志。 三、刑事犯罪客体 指为刑事法律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四、刑事犯罪客观方面 “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行为构成不作为犯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并且: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任何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都必须履行这种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 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4.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
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主体要件,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主观要件,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形式。
-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件是什么
刑事犯罪构成的要件是: 1、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3、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4、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作为与
2020.03.17 131 -
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3、主体要件,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主观要件,故意或者过失。
2020.06.25 115 -
犯罪成立条件和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成立条件和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四个方面。
2020.08.13 144
-
刑法中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刑事案件中犯罪的主要方式和立案标准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
2022-02-28 15,340 -
犯罪构成要件主观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例如,行为、结果、对象等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年龄、辨认控制能力、身份等属于犯罪主体要件的要素;故意、过失、目的等属于犯
2022-06-20 15,340 -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件是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有400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分析。每种犯罪都有四个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第一,犯罪主体。指犯罪行为的人。每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是一个人实施的,有的
2021-11-15 15,340 -
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件是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状态,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的话,实际上就是说犯罪人他在从事犯罪活动的时候,具体所具有的哪一种危害社会的心态,比如说我们国家的财产类型的盗窃罪,就是占有他人的财
2021-06-19 15,340
-
00:55
刑事案件撤案需要什么条件
刑事案件撤案需要的条件:审查后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的;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没有充分证据的;其他法律法规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原告不起诉或者不再追究的;缺乏罪犯的自诉案件,自诉人没有补充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述,或者由法院裁定驳回等。
2,279 2022.05.11 -
00:54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的一种危害行为,应该具备危害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因此,成立不作为犯罪在客观上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分别是: 1、不作为的行为人负有作为
4,150 2022.04.15 -
01:04
刑事案件主要从犯怎么量刑
对刑事案件中主从犯的量刑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确定,根据我国 相关法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
9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