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法n+1赔偿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n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n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法n+1的赔偿标准如下:n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是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n+1赔偿即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x月工资+一个月工资。
劳动赔偿n+1和2n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离职性质不同。2n意味着双倍补偿,原因在于公司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的。n+1意味着双方有主观、客观原因导致的离职,属于正常经济补偿; 2、n+1与2n在+1上存在区别。+1为所谓的代通知金,提前30天通知就不用支付,如果没有提前30天通知,那么就需要支付这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
n+1劳动补偿规则怎么算
“N+1赔偿规则,其中,N代表的是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是指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情形时,用
2020.02.05 1,845 -
n+1赔偿规则基数
员工的经济补偿n+1规则的计算基数,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工资,算法是该员工在辞职或者被辞退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也是就是在被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前的工资数额。第二个是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的算一个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算一年,不满六
2020.03.15 2,473 -
-
劳动法n+1赔偿规定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按照N加1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合法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2-03-02 15,340 -
劳动法关于n变n的规定
【1】超市倒闭,超市经营者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1条,给职工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工龄,每满一年,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2】单位没有提前30日,告知劳动者超市要倒闭,可以根据具体情形,给劳动者补偿一
2023-02-13 15,340 -
劳动法n+1的规定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
2023-02-13 15,340 -
劳动法n+1最新赔偿规则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
2023-02-13 15,340
-
00:59
赔偿的n+1工资怎么算离职补偿n+1是指在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况时,用人单位要给离职的员工,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的离职补贴。主要的情况是劳动者患病,或不是因工受伤前提下的离职,单位给员工调整岗位或进行培训后,员工还不能适应工作的,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
7,209 2022.04.17 -
01:11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一般发生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次性向员工支付经济上的补助。又可以被称为“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9,011 2022.05.11 -
01:03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的法律规定; 2、依法成立的
8,4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