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十几万还不上银行会负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透支后还不上,银行可能会以信用卡诈骗起诉 一、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2、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 3、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4、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信用卡恶意透支几十万未还会坐牢的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信用卡透支一万还不上不会坐牢的原因如下:现在一万元已经不算太多;同时执法力量是有限的;信用卡坏账率也比较高;从银行角度考虑,判刑也不利于追回欠款。
-
信用卡透支三万多还不上会坐牢吗?
信用卡欠款一万块严重逾期会坐牢。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信用卡欠款在一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起诉,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判刑; 2、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认定为恶意透支,对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则涉嫌
2022.05.23 235 -
信用卡透支十万会坐牢吗
信用卡透支十万会坐牢。信用卡透支的判刑标准: 1、进行信用卡透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
2022.04.14 322 -
信用卡透支十万无力偿还会坐牢吗?
信用卡透支十万无力偿还是否会坐牢取决于如果行为人是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坐牢;但如果主观上不是恶意,则只是一般的借款。信用卡逾期的后果是: 1、信用卡逾期达到一定数额标准,逾期不还超过三个月,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公
2022.07.02 198
-
有透支还不上,银行会有什么责任吗
透支后还不上,银行可能会以信用卡诈骗起诉 一、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
2022-04-07 15,340 -
银行卡透支,现在还不上了,银行会有责任吗?
透支后还不上,银行可能会以信用卡诈骗起诉 一、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
2022-04-09 15,340 -
透支五十万还不上会判刑几年
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
2022-08-16 15,340 -
银行卡透支还不上会承担什么责任?
透支后还不上,银行可能会以信用卡诈骗起诉 一、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1、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
2022-04-02 15,340
-
01:06
信用卡透支不还犯罪吗
信用卡透支不还本身就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定数额,而且经过银行有效催收后,仍然拒绝还款,当然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可以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恶意透支人,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主要是指:信用卡的持
762 2022.04.17 -
01:29
欠银行贷款34万会判几年
拖欠银行三十四万元的贷款,如果行为人拒不退还的,可能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者贷款诈骗罪。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拖欠的三十四万元已经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这一情节,因此,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且需要缴纳两万元以上、二十
898 2022.04.15 -
00:55
银行卡盗刷银行承担责任吗
银行卡盗刷银行承担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持卡人主张争议交易为伪卡盗刷交易或网络盗刷交易的,可以提供生效法律文书、银行卡交易时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账户交易明细、交易通知、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证据材料进行证明。发卡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主张争
1,5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