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被拘留后的驾驶人能否按相关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公安交警部门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事故中扣留车辆的期限为三十日,如果没有法定原因三十日满后必须放车。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九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这是属于刑事犯罪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
交通事故逃逸相关规定
交通事故逃逸相关规定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2020.05.07 121 -
交通事故刑事拘留规定
交通事故刑事拘留的条件如下: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
2020.03.09 207 -
酒驾后能交通事故逃逸拘留吗
酒驾肇事逃逸不一定要拘留,如果酒驾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若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6.03 195
-
拘留,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
1、如果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认为不能予以取保候审的,就会对肇事者执行刑事拘留。 2、如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但存在严重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可由公安机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2022-04-11 15,340 -
交警可以对驾驶人进行拘留吗, 交通事故行政拘留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交警是没有权利对驾驶人执行行政拘留的,必须要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裁决,所以驾驶人保持手机畅通,等待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就好。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
2022-03-02 15,34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驶证被扣留驾驶证,驾驶证被吊销后交警能否撤销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因此,吊销驾驶证是建立在构成犯罪的基础上,
2022-05-04 15,340 -
无证驾驶按规定会被拘留吗
会的,因为无证驾驶机动车的,将被罚款200到2000元,拘留15天以下,并暂扣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
2022-04-01 15,340
-
00:57
交通事故能拘留的情况有哪些
发生交通事故被拘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为行政拘留,另一种为刑事拘留。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采取行政拘留:1、无证驾驶或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期间仍驾驶机动车的情形;2、驾驶员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形;3、屡次违反交通规则,不听交通管制
1,450 2022.04.17 -
01:02
交通事故全责对驾驶员的处理
交通事故全责对驾驶员的处理如下:向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
2,735 2022.04.17 -
01:14
醉驾被拘留能保释吗
因为醉酒驾驶机动车被拘留的行为人,一般可以取保候审。如果是在城市快速路上,因醉酒驾驶被交警拘留的,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会根据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经济状况、案件性质、情节、可能判
756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