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可以辞退到没到合同期限的公司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被公司辞退问题的解答:例如,按照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满足一定条件的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劳动者这方没有过错的,没到合同期限被公司无理由辞退,劳动者能拿到赔偿吗? 如果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未到期限,被公司无理由辞退的,是可以向其请求赔偿的,具体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一、双方有约定赔偿的按照约定 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商情况确定赔偿,是解决双方纠纷最节省时间精力的,因此,如果劳动者跟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有约定的赔偿就按照约定的办。 二、提前告知的应付一个月工资 根据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因此,用人单位针对劳动者有以上三种情形的,提前30天告知劳动者的,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无理由解除的二倍补偿 用人单位实际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造成劳动合同终止的,应当向劳动者赔偿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没到期限可以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合同未到期辞职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可以直接辞退吗?
在劳动合同到期以后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辞退员工,除非是员工自己不想续签劳动合同了; 如果公司辞退员工的理由仅仅就是因为劳动合同到期了,那辞退员工的时候一样是按照之前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最多是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5.01 659 -
可以阻止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辞退吗?
工作劳动合同到期了公司不可以劝退。 法律上规定,工作劳动合同到期了,用人单位不打算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通知劳动者,并且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该行为不属于劝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劳动
2020.01.28 151
-
劳动合同没到期公司可以辞退我吗
单位违法解除,你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
2022-09-07 15,340 -
合同期限未到劳动者可以被辞退吗?
如果单位单方辞退员工的话,要看员工是否违反单位制度,且达到可以辞退的程度,否则单位可能因违法解除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
2023-06-09 15,340 -
合同期限未到,劳动者可以被辞退吗?
如果单位单方辞退员工的话,要看员工是否违反单位制度,且达到可以辞退的程度,否则单位可能因违法解除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
2023-06-02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辞退可以不到账吗?
如果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关系,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一个月工资金额的赔偿金。但是如果公司认定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
2022-12-18 15,340
-
01:19
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吗员工在劳动合同没到期时,也是可以办理辞职的,原则上来说,员工是否要辞职与劳动合同是否到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辞职,应该提前30天通过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员工还在试用期内的话,则
8,454 2022.04.17 -
01:00
劳动合同未到期被辞退有多少赔偿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1,149 2022.04.17 -
01:09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吗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有补偿的;当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员工继续续签,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其中工
44,63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