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被辞退哺乳期赔偿标准可以参照以上条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从事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未在离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下,是不可以辞退的,如果有疑似职业病患者处于诊断、医学观察期的也不可以在此期间辞退员工;在本单位长期工作产生的职业病或者是因为工作负伤的,在医院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也不可以辞退。
用人单位不可以辞退孕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些规定,对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权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
用人单位辞退孕妇怎么补偿
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是不可以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赔偿劳动者两倍的经济补偿金以及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的工资。
2020.08.24 120 -
-
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话要怎么赔偿
怀孕女职工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且公司知道女职工已怀孕确将其违法辞退的,女职工可主张赔偿金。赔偿金的支付标准为工作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按照半年计算。
2020.06.18 187
-
用人单位解聘孕妇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
2022-05-06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孕期妇女吗?用人单位辞退孕期妇女会有法律后果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孕期妇女。但是需要满足3个条件: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向劳动者公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报工会同意。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依法辞退,且不需要
2022-02-13 15,340 -
用人单位能辞退孕妇吗?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女职
2022-06-22 15,340 -
用人单位能辞退孕妇吗
用人单位不可以辞退孕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些规定,对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权益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2021-08-18 15,340
-
00:55
孕妇能被公司辞退吗孕妇一般不能被公司辞退,但是符合下列辞退情形的,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关系: 1、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
847 2022.07.25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709 2022.05.11 -
01:13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如何补偿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1,623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