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拘留的执行机关是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严格管理监督。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管理监督: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有关的规定。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该罪犯的收监,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罪犯刑期届满的,应当由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拘留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有权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对符合拘留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决定拘留。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执行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法律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
拘留的执行机关
有权决定采用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2020.02.08 224 -
拘役的执行机关是谁
拘役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拘役是法律规定的五大主刑罚之一,是一种短期内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它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根据法律规定,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
2020.10.06 226 -
拘役的执行机关是谁?
公安机关是拘役的执行机关。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由于拘役剥夺犯罪人的自由,所以与管制具有明显区别。由于拘役是刑罚方法,所以它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在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上都有明显区别。
2020.01.12 133
-
我国执行刑事拘留的机关是哪一机关
关于我国执行逮捕的机关是什么的回答为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
2022-06-29 15,340 -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怎样的,拘留的执行机关是谁,由谁决定,谁来执行
刑事拘留的程序: 拘留的决定。 (1)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2)人民检
2022-04-09 15,340 -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怎样的, 拘留的执行机关是谁, 由谁决定, 谁来执行
刑事拘留的程序: 拘留的决定。 (1)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2)人民检
2022-04-08 15,340 -
刑事拘留的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 拘留的执行机关是谁, 由谁决定, 谁来执行
刑事拘留的程序: 拘留的决定。 (1)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2)人民检
2022-04-09 15,340
-
01:14
打架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打架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具体要根据打架造成的伤情后果确定。情节较轻,一般是行政拘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
11,477 2022.04.17 -
00:57
醉驾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
醉驾是刑事拘留。一般来说,对于醉驾要等抽血检验,取得确实的醉驾证据,然后再由县区以上公安部门前签发拘留证,之后才开始拘留。醉驾即使没有造成交通事故,也可以按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醉驾驾驶造成其他危害后果,侵害不特定人群利益的,涉嫌以危险方法危
3,627 2022.05.11 -
00:57
酒驾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
酒驾是属于行政拘留,如果出了事故犯了罪就是属于刑事拘留。根据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4,21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