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丧失劳动能力赔偿标准有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按照这一规定,造成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范围如下: 1.医疗费赔偿医疗费的赔偿,应参照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2.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第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第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关于对间接受害人支付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受害人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计算,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
如果有关国家机关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其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计算,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此外国家还要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
2020.04.18 154 -
-
国家对丧失劳动力的政策
国家对劳动者丧失劳动力的政策: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项目;农村户籍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大病失去劳动力,生活困难,可以根据当地情况以书面形式申请贫困户或低收入家庭;其他。
2021.12.11 798
-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
2022-10-25 15,340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提高或维持原劳动合同待遇要求续签,劳动者不续签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除此以外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2-08-27 15,340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如何
《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2023-06-10 15,340 -
国家规定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瘫,肌力2级以下(
2022-08-30 15,340
-
01:19
国家规定的丧假有多少天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公司员工的直系亲属,直系亲属一般包含父母、配偶和子女发生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员工所在公司的行政领导批准之后,酌情给予一到三天的丧假。如果员工的直系亲属在外地发生死亡时,且需要员工本人去外地亲自料理丧事的,所在
9,908 2022.04.15 -
01:04
国家规定夜班费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凡是安排员工加班的,无论单位属于计件还是计时的工资制度,都应该要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支付加班工资。 夜班费的标准主要有: 1、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在工作日加班,即正常标准上班时间以外时间工作的,需要向员
9,434 2021.03.24 -
00:59
搬迁国家怎么赔偿标准搬迁国家的赔偿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于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2、由于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3、由于
3,4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