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女职工流产假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情形。所谓“计划外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不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该次怀孕属于意外怀孕。也就是已经有过生育的,此次怀孕不具备“准生证”的情况下需要终止妊娠的情形。“计划内流产”属于产假的范畴,享受的是“小产假”待遇。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按照本市政策,2011年7月1日以后流产的女职工,已计发的生育生活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前工资标准的,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由其生育或者流产时所在用人单位予以补差。这里的“产假前工资标准”是指女职工流产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性收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法最新产假分类: 1、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 2、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 3、基本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4、其他。
-
劳动法关于放假工资规定
劳动法对放假工资的规定是: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双休日安排加班又不安排补休的,加班工资不低于平时工资的二倍;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加班工资不低于平时工资的三倍。
2020.10.19 292 -
劳动法关于暑假工的规定
《劳动法》并无暑假工的法律概念。实践中暑假工一般多为未成年或者大学未毕业的学生。 《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童工,如果用人单位雇佣的暑假工属于不满16岁的未成年,其雇佣行为违法,可能会被予以行政处罚。但是雇佣16岁以上未成年工是合法的。 用
2020.12.07 418 -
女职工产假假期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关于女职工的产假假期的具体规定:女职工生育时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可休假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可休假42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则增加15天的产假。
2020.03.08 127
-
劳动法关于女职工流产假有什么规定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
2022-04-22 15,340 -
劳动法关于女职工流产假规定有哪些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
2022-04-16 15,340 -
劳动法关于女职工流产假的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
2022-04-28 15,340 -
劳动法关于女员工流产假是什么规定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
2022-04-25 15,340
-
01:24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在法定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用人单位需按有关规定支付员工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所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但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工资计算一般有两种,
1,540 2021.04.25 -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619 2022.05.11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9,99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