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的说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纠纷时,双方都争夺子女抚养权时,如何确定抚养权离婚时,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权的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起诉到法院要求与以解决的,王芳律师为大家总结了司法实践中常见到几种情况:第一种,哪些情况下孩子判归女方抚养的可能性大: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因为此时孩子尚处在婴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的,男方未做;孩子一直随母亲或外祖父母生活,如离婚后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不利孩子成长的;离婚时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差别不大,但证据证明离婚的原因是由男方婚外情导致的;男方有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或性情暴躁、缺乏耐心等不利与孩子共同生活的;十周岁以上的孩子愿意随母方生活的;第二种,哪些情况下孩子判归男方抚养的可能性大: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女方不尽抚养义务比如长期在外不回家,或无法实际尽到抚养义务如工作性质的原因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几率较小,而女方尚处较好的生育期;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成长的;女方收入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法律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离婚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由双方协议处理,无法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以及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即便已经判给了某一方,后期发现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以及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依旧可能发生变更。
2021.03.27 104 -
离婚法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一方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另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提起离婚诉讼。男方存在精神病且经常家暴的,女方坚持离婚的,有利于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许离婚。
2021.03.08 114 -
离婚法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适用《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不满2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父母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按照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8周岁的孩子要尊重其意愿,由其选择跟随父母哪一方。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
2022.04.17 805
-
离婚孩子抚养权的法律问题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2022-05-19 15,340 -
离婚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你可以先和对方协商,无法协商的话就只能等待法院判决了。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给更适合抚养孩子的一方,主要会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与孩子亲密程度、孩子的年龄、性别等多方面来考虑。现
2022-02-19 15,340 -
离婚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你好,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夫妻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2022-03-31 15,340 -
法律问题离婚时孩子抚养权争议问题,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判
离婚时,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子女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 对两周岁
2022-04-07 15,340
-
01:04
民法典离婚后孩子抚养权问题
民法典中有关夫妻双方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规定主要是指,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夫妻双方在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需要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作出安排。其中,双方可以协议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协议成功的,就可以签
1,144 2022.04.17 -
00:54
离婚抚养权孩子说了算吗
首先,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两种方式。如果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的,当然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但是如果夫妻双方是起诉离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法院应当考虑其意见。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是
628 2022.05.13 -
00:52
离婚后孩子成年还有抚养权问题吗
通常情况下,离婚后孩子已经成年,就不涉及到抚养权问题。因为父母是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以及年满18周岁就已经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了。法律规定的两种超过18岁仍然需要父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第一是在接受高中甚至初中以及以下的教育
1,9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