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财产纠纷案件诉讼时效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1、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2、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3、离婚时有夫妻双方都知道的共同财产未分割,离婚后要求分割的。对共同财产要求分割的权利是基于物权产生的权利,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权。要求分割时,如共同财产的在离婚双方或一方掌控下,可以基于物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不应受时间的限制。如要求分割时,共同财产已经不受双方或一方掌控,就演变成一方向另一方要求赔偿的债权,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两年内起诉,否则丧失胜诉权。如双方婚后购买一处房产,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未对房产分割,房产一直由男方居住使用,如离婚后若干年,女方要求分割,就不存在时效的限制。如房产已经被男方卖掉,女方只能要求分割卖出房产后的房款,但对要求分割房款的请求权只能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男方卖出房产后两年内行使,否则丧失胜诉权。
-
合同纠纷案件怎么算诉讼时效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
2021.02.13 100 -
不动产纠纷案件诉讼时效
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4.21 260 -
离婚案件财产纠纷诉讼条件有哪些
离婚后财产纠纷提出的条件: 1、夫妻一方隐瞒、转移、出售、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2、签订离婚协议时,一方存在胁迫、欺诈等行为; 3、婚姻当事人签订离婚协议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 4、一方不履行
2022.04.13 336
-
离婚财产纠纷案件诉讼时效规定?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其余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财产分割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2021-08-17 15,340 -
离婚案件中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
离婚房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2-06-02 15,340 -
离婚财产纠纷案件诉讼时效多久
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需要多久要看适用的是什么程序: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2、适
2022-05-18 15,340 -
离婚财产纠纷案件诉讼时效为多久?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侵占另外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
2022-05-12 15,340
-
01:04
重婚案件的离婚诉讼时效是多久
实际上,重婚案件并没有离婚诉讼时效。重婚案件不需要离婚,因为这一段婚姻,本来就是无效的婚姻。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重婚会使双方的婚姻归于无效。换句话说,要使婚姻有效,双方必须是单身人士。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第一次结婚还是第二次结婚,都没
863 2022.04.17 -
01:17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义务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最好在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034 2022.04.17 -
01:15
房产纠纷案件要怎么处理
房产纠纷案件的争议解决方式有四种: 1、和解。和解指的是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争议; 2、调解。调解指的是争议各方寻求第三方主持调解,在第三方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第三方可以是专业调解机构,也可以是人民法院; 3、仲裁。仲裁是
24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