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车辆被扣放什么时候提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车辆被扣后,一是等交警处理完先关证据收集工作后通知提车,二是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提车。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至什么时候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扣留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2020.10.16 111 -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被扣押多久可以提车
法生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被扣押的时间一般为三十天,最长不超过六十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2020.03.01 228 -
交通事故交警不扣车放出了什么时候能提车?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车被扣交警大队的,在事故责任认定确定以后,就可以提车了。警察扣车是为了进行事故的责任认定,发生了交通事故,现场不能当场明确确定责任的,都可以实施扣车,然后进行车辆的性能技术鉴定。
2020.12.04 161
-
交通肇事车被扣了什么时候能提车
交通事故车辆被扣后,一是等交警处理完先关证据收集工作后通知提车,二是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提车。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
2022-03-21 15,340 -
交通肇事车被扣了放车什么时候给能出来
关于交通肇事车被扣车后放车流程有以下内容:首先,如果对方尚未出院,且你与伤者方尚未达成协议,则暂时无法取车。需要与伤者双方达成协议后,方可取车;如果对方已出院却不同意与你进行协商处理,则可以通过民事诉
2022-08-09 15,340 -
肇事逃逸肇事车辆什么时候放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022-08-13 15,340 -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到什么时候扣?
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要扣留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
2022-06-08 15,340
-
01:10
车辆肇事对方全责怎么赔偿
车辆肇事对方全责,所有的损失和责任都由对方承担。通常交通事故的,首先是由双方自己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就可以去法院起诉。从程序上来讲,原告起诉的时候,建议直接将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列为被告。在赔偿项目上,根据受到的伤害的程度不同,赔偿项目也
1,332 2022.05.11 -
01:01
被交警扣车后取车流程
被交警扣车后取车流程如下:1、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车;2、当事人收到领取通知后,就可以提车。如果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由扣车的交通管理部门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11,507 2022.05.11 -
01:03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判刑需要视情况而定: 1、肇事弃车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
1,247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