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几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最高院关于寻衅滋事的司法解释:第二条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 (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 (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 (四)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 (五)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七)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根据以上规定,法律规定在5年以下判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寻衅滋事罪一般是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下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几年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分子最高可以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且可以被并处罚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0.02.04 226 -
寻衅滋事最高可判几年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最高可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2.04 173 -
寻衅滋事最高能判几年
1、寻衅滋事,犯罪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基准刑为管制、拘役;造成人员轻伤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 2、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每增加1项或同一种情形增加一项,基准刑增加6个月。 3、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基准刑为
2020.10.10 197
-
寻衅滋事罪判刑最高几年?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多久?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10年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
2023-04-11 15,340 -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刑几年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
2022-01-19 15,340 -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几年?
寻衅滋事,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的,为管制刑;适用管制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为拘役刑。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
2022-12-16 15,340 -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几年?
判多少年,需要看造成的后果以及各个被告人起到的作用,这些都是量刑所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 第四被告,在量刑上会比前三被告轻一些。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
2023-07-22 15,340
-
00:54
寻衅滋事最高判几年如果行为人多次犯寻衅滋事罪,最高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可以并处罚金。如果没有多次犯罪,犯罪分子一般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在公共场合带
1,679 2022.04.17 -
00:52
寻衅滋事罪判几年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以下关于寻性滋事罪有关量刑方面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
672 2022.04.17 -
01:02
寻衅滋事会判几年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一般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处罚金。情节严重,且屡次实施前款的行为,严重造成社会秩序紊乱的,可以依法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寻衅滋事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人
1,69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