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单位有权随时辞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劳动法,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你去找新工作,不耽误什么! 3、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办理离职手续。对于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合同关系时,应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没签劳动合同能随时辞职吗
没签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辞职,还是要根据法定程序来:转正的员工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内员工需提前3天书面通知单位。但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保,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等等损害劳动者
2020.01.24 371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能随时随地离职吗
劳动者没签合同就想辞职的,并不可以随时离职,否则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2020.02.12 181 -
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没签劳动合同不可以随时辞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0.01.13 153
-
事业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职也要依法执行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2022-04-04 15,340 -
事业单位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1、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者个人发展需要等提出辞职,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2、虽然没签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受劳动法保护,你可以自
2022-03-29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可以随时离职吗?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正规的来说,劳动者到一个单位工作,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离职的时候也需要依法提前30天或3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下面由法律经验在这里整理介绍。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要依法提前
2022-04-05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正规的来说,劳动者到一个单位工作,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离职的时候也需要依法提前30天或3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下面由法律经验在这里整理介绍。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要依法提前
2022-04-16 15,340
-
00:52
没有签劳动合同主动辞职有赔偿吗劳动合同没签辞职是有赔偿的。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和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的,那么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如果单位由于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
6,265 2022.04.17 -
01:03
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补偿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
1,645 2022.04.17 -
00:58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处理办法如下: 1、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用工超过一个月,但不足一年,并且拒绝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用工超过一年,但是拒绝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视为用人单位已经同劳动者
8,59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