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郁症的离婚孩子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本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综合孩子的年龄、成长经历及夫妻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综合因素作出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的具体规定:1、子女不足2周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2、孩子已满10周岁;如果子女是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子女的意见。3、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时,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意愿。但是这并不是说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子女的条件时,才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婚姻法中有规定,夫妻双方在离婚后,谁可以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主要看哪方的条件更适合抚养孩子,法院会对双方的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如果一方是患有疾病的,是不利于抚养孩子的,这时通常会判给另一方抚养。
-
离婚抑郁症孩子判给谁
抑郁症患者离婚时,孩子大多会判给没有抑郁症的一方。法律会调查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根据两人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经济条件等,再结合孩子的年龄或者心理状况,选出适合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的的一方来进行判决。不抚养的一方还要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并且
2020.03.10 277 -
抑郁症离婚孩子判给谁
如果一方有抑郁症的话,离婚孩子判给另一方的几率比较大。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小孩年龄等综合情况,按照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不抚养孩子的的一方支付抚养费。以下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
2020.01.07 133 -
抑郁症离婚孩子判给谁
抑郁症患者离婚时,孩子大多会判给没有抑郁症的一方。法律会调查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根据两人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经济条件等,再结合孩子的年龄或者心理状况,选出适合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的的一方来进行判决。不抚养的一方还要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并且
2022.04.12 1,309
-
有抑郁症离婚孩子归谁
双方就离婚、孩子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到夫或妻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登记离婚。 不能协议的,收集他过错证据离婚时多分财产并索赔。法院将按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
2022-01-29 15,340 -
到底得了抑郁症离婚孩子归谁
如果一方有抑郁症的话,离婚孩子判给另一方的几率比较大。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小孩年龄等综合情况,按照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不抚养孩子的
2021-09-14 15,340 -
夫妻双方患抑郁症离婚孩子归谁
夫妻离婚一方患有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会判给没患病一方。关于孩子由谁抚养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条件进行判决。法院判决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022-04-15 15,340 -
婚后抑郁症的孩子抚养权归谁
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 抚养权归属有争议的,法院将按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
2022-01-31 15,340
-
01:14
妻子有抑郁症能离婚吗
离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一种是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已经达成书面的离婚协议书,共同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只要是自愿的,有没有抑郁症都可以协议离婚。 诉讼离婚指的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1,377 2022.04.17 -
00:52
有抑郁症的离婚能要孩子抚养权吗
患有抑郁症的一方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郁症虽然是属于精神类的疾病,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的。如果患有抑郁症的一方同时也有正常的独立的经济收入,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较为健康的成长环境的,那么不会对抚养权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抑郁
4,949 2022.04.15 -
01:10
对方有抑郁症怎么离婚
抑郁症的病人可以通过登记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来离婚。首先,抑郁症病人并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抑郁症的病人也可以亲自去办理离婚手续。实践中,不能够单独办理离婚手续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不具备辨别事物能力、无法独立从事民事
3,1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