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判刑最少要几个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一个案件从嫌疑人被刑拘到被审判大致要经历4个月或4个半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到每一个案件时则要看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是否认罪、人数是否众多等因素,具体如下: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一般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案件可延长至37天。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一般为二个月,案件比较复杂可再延长一个月,另外遇到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或流窜作案的可申请再延长二个月,如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的还可再延长二个月。 审查起诉(检察院)阶段:嫌疑人被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办案期为1个月,案件比较复杂的为1个半月。但如出现补充侦查情况的补充侦查期为一个月,补充侦查的次数最多为2次,每次补充侦查后办案期限从新计算。 审判阶段:一审的期限普通程序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审理期为20天。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而期限最少的处罚措施是拘役,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刑事处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其中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事处罚方法,因此不需要在固定的场所服刑。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
-
刑事案件最少判几个月
刑事案件最少判一个月。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的,最少判一个月。
2020.02.09 186 -
刑事案件最少判几个月
在刑事案件中,最短的刑罚是拘役,即一至六个月的监禁。刑事拘留是剥夺罪犯短期的人身自由,就近进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和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根据《中
2022.04.12 2,075 -
刑事案件最长判几个月的
刑事处罚中,需要服刑而期限最少的处罚措施是拘役,拘役最短的期限是一个月,最长为六月。拘役,剝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2020.05.17 332
-
刑事案件最轻判几个月
最轻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也有判处缓刑的可能,但与犯罪情节有关,比例非常低,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家属应尽快携拘留通知书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
2022-02-03 15,340 -
刑事案件中最轻的判几个月
量刑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最终如何判决--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
2022-04-12 15,340 -
刑事案件最少要判几年
1,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2,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
2022-08-21 15,340 -
刑事案件最少要判几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拘役是刑事案件中量刑最浅的判罚,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
2023-02-14 15,340
-
01:03
有期徒刑最少几个月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有期徒刑最少为六个月。对于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或者其他判决短期有期徒刑的情况,经常在法院宣判后,犯罪分子就被立即释放,这是因为,在判决前犯罪分子被刑事羁押的,每羁押一日,就可以折抵一日刑期。 例如,犯罪分子自被
2,935 2022.04.17 -
01:05
刑事拘留几个月后判刑
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判刑需要经过以下的诉讼过程: 首先,由侦查机关在拘留后的三天至三十天内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在收到侦查机关的批准后七天内决定是否逮捕,因此刑事拘留的时间最短为三天,最长为三十七天。若检察院批准逮捕,那么嫌疑人
1,345 2022.04.15 -
00:54
刑事案件最轻的判刑
刑事案件最轻的刑罚为管制。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有主刑和附加刑之分。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而附加刑则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因此,在刑事案件中,最轻的刑罚就是管制。 而管制就是对罪犯不
5,66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