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了生育证的女职工还能享受生育保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住院医疗费报销办法比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执行。参保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一次性住院医疗费,其数额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个人先自付一部分特殊费用以后,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比例支付。起付标准以下部分和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部分不予报销。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住院医疗费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个人先支付的特殊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执行。生育津贴:以女职工生产前12个月本人的生育保险缴费工资总额除以365日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成都生育险报销标准是:(一)生育津贴标准(日均工资乘以以下天数)1、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90日;2、满3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42日;3、不满3个月流产的乘以14日;4、剖宫产增加15日;5、多胞胎的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15日。(二)生育医疗费标准1、满7个月施行剖宫产或流产的3000元;2、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2000元;3、满3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1000元;4、不满3个月流产的300元;5、多胞胎的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400元。(三)男职工生育医疗补贴待遇标准:女职工生育医疗费标准的50%。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职后是不可以报销生育保险的,必须持续交纳才可以的。 因为要享受生育的相关报销,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是缴纳生育保险时间累积满一年(部分地区略有出入); 2、是在生育期间必须处于在职状态,并继续缴生育保险费用。
-
离职后还能享受生育保险吗
离职后一般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在职职工所在的单位如果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满一定期限的,职工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即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和依法领取生育津贴。
2020.07.03 142 -
未婚生育能享受生育保险吗
没有结婚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报销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准生证,准生证需要夫妻双方持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办理。所以要先领取结婚证,进而办理准生证才能报销生育保险。
2020.04.26 775 -
单位职工带女职工能享受生育保险吗?
单位员工能够享受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2020.12.20 230
-
女职工在生育证领取期间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
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住院医疗费报销办法比照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执行。参保人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一次性住院医疗费,其数额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个人先自付一部分特
2022-04-07 15,340 -
未婚生育的女职工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
未婚生育的女职工,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在《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从字面表述看,似乎只要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女职工就可在生育时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是否属于
2023-03-18 15,340 -
生育险只有女职工才能享受吗?男职工有生育保险吗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基本医疗保险之一,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男职工,都应当
2022-11-04 15,340 -
女职工流产后还能享受生育保险吗
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以下是上海生育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申请条件属于计划内生育,并在按规定设置产科、妇科的医疗机构生产或者流产(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生育妇女,可按规定申请享受生育生
2022-01-27 15,340
-
01:04
社保停了生育险还能报销吗社保停了生育险不能报销了。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包括用人单位已为职工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已办理参保备案,并在当地生育;以及符合当地人社局要求的其他条件。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
13,864 2022.04.17 -
00:58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什么待遇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以下待遇: 1、津贴类生育津贴,男性职工的生育险通常会是10天的带薪休假,个别地区规定男性的带薪休假时间为15天,主要按地区和单位的规定。生育补助金的第二部分,叫做晚婚津贴。这晚婚津贴的金额稍微少一点,就是1个月的当地职
6,164 2022.05.11 -
01:17
职工生育险怎么使用职工生育险的使用如下: 1、携带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签发医疗证: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6,1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