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赔偿标准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按照这一规定,造成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范围如下: 1.医疗费赔偿医疗费的赔偿,应参照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2.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第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第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关于对间接受害人支付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受害人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计算,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
如果有关国家机关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其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计算,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此外国家还要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
2020.04.18 151 -
国家对丧失劳动力的政策
国家对劳动者丧失劳动力的政策: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项目;农村户籍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大病失去劳动力,生活困难,可以根据当地情况以书面形式申请贫困户或低收入家庭;其他。
2021.12.11 792
-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
2022-03-23 15,340 -
国家劳动能力丧失赔偿标准都是多少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
2022-10-27 15,340 -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
国家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呢首先应明确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
2022-10-25 15,340 -
劳动能力丧失国家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提高或维持原劳动合同待遇要求续签,劳动者不续签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除此以外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2-08-27 15,340
-
01:04
煤含硫国家标准是多少
煤含硫国家标准是:低硫煤:含硫量小于1%的是低硫煤。中硫煤:含硫量1到3%的为中硫煤。高硫煤:含硫量大于3%的为高硫煤。标准煤: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的定为标准煤,标准煤的硫分是不同的。根据《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不具备条件取
15,925 2022.04.17 -
01:56
车祸赔偿标准是多少
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受伤后,受害方可以要求的赔偿责任主要有: 1、肇事者对被害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中索赔包括:医疗费用、住院费、伙食费、误工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等等,若导致被害人受到严重伤害或者严重残疾的情况,受害方还
2,079 2021.03.24 -
00:59
搬迁国家怎么赔偿标准
搬迁国家的赔偿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于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需要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2、由于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3、由于
3,4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