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没有履行自己应尽义务。公司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职工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义务。职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职工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并不一定是无效的。合同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才会无效,例如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订立的合同等。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并不当然无效。合同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才会无效,例如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订立的合同等。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是否有效
一般情况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无效。如果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或者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是无效的。
2021.01.29 168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是否无效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不一定无效。合同无效的认定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虚假;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等。
2022.08.11 291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是不是无效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不一定是无效合同。因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况不包括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是当出现如:恶意串通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第三人利益等情况时才会致使合同当然无效。因此,不能简单根据合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认定合同
2022.04.12 952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无效
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并不必然无效。如果该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同时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
2022-07-02 15,340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原则有效吗
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不必然无效。诚实信用原则是当事人在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合同无效,是指虽然已经成立了合同,但因其缺乏有效的条件而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不一定无效。根据《
2022-06-02 15,340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有效吗
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并不必然无效。如果该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同时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
2022-07-03 15,340 -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合同是否有效?
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并不必然无效。如果该违反诚实信用的合同同时损害他人合法利益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
2022-07-10 15,340
-
01:05
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用工合同和劳动合同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受聘人员。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聘
1,594 2022.06.22 -
00:56
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吗公司乱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如果公司拖欠工资,那么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遇到老板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追索劳动报酬属于劳动争议
4,487 2022.05.11 -
00:54
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的区别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用工关系的区别。劳务工是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合同,而合同工是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2、工作性质的区别。劳务派遣工。主要是用工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的性质,将本单位业务中的一块
3,6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