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与债权人无其他债权纠纷可否追讨债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欠款纠纷产生后的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只要运用及时和恰当,就会收互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债权人常常为了不伤和气,协商阶段的时间拖得太长,从而坐失了很多收回欠款的良机。 申请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方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见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收回欠款的最大好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当然若债务方在法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了书面异议,则必须通过诉讼程序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权人要解决债权债务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需要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债权人不通知债务人可以转让债务,但是该债权转让的行为对债务人无效,所以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且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除非经过受让人的同意。
-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怎么追讨债务
债务人死亡,债务不能消灭。 1、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追偿。 债务人的债务属于夫妻共有债务的,死亡债务人的配偶负有偿还责任。 2、向债务人的遗产继承人追偿。 死亡的债务人有继承人并且继承人继承了其财产的,应当对债务人生前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但是继
2021.04.26 154 -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如何追讨债务?
如债权人死亡,债务是不会消灭的,债权将会作为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债权人死亡后,他的继承人首先可以行使继承权继承他的债权,然后继承人向债务人行使清偿权让他还款。 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债权人也可以向债务人的配偶追偿。
2021.04.10 191 -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怎么追讨债务
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可以向以下人员主张欠款: 1、债务人死亡的,其遗产继承人应当以其继承的遗产为限为被继承人偿还债务; 2、没有遗产的,如果债务有保证人的,应当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如果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人死亡后应当由其配偶
2021.01.29 182
-
债务人与债权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债权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讨回欠款
欠款纠纷产生后的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只要运用及时和恰当,就会收互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债权人常常为了不伤和气,协商阶段的时间拖得太长,从而坐失了很多收回欠款的良机。 申请支付
2022-03-05 15,340 -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时,债务人无其他债务纠纷,债务人应如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的债务纠纷,同时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人提交支付令申请时,应当预交案件受理费,并在申请书中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有价证券、薪金
2022-04-17 15,340 -
债务人死亡, 债权人有权追讨债务么
如果债权人死亡,债务不会消灭,债权将作为继承人继承。债权人死亡后,他的继承人可以先行使继承权继承他的债权,然后继承人可以向债务人行使还款权。 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债权人也可以向债务人配偶追偿。
2021-11-22 15,340 -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时,债务人无其他债务纠纷,债务人应如何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的债务纠纷,同时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人提交支付令申请时,应当预交案件受理费,并在申请书中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有价证券、薪金
2022-04-12 15,340
-
00:58
合同纠纷与债权债务纠纷的区别合同纠纷属于债权债务纠纷范围内。债权债务纠纷的定义,其实是债权人在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权利的纠纷,且债权和债务是不能单独的存在的。而债权债务纠纷产生的原因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侵权行为一
3,090 2022.04.17 -
01:07
买卖合同纠纷与债权债务纠纷区别债权债务纠纷一般指借款合同纠纷,是以金钱债务为标的的金钱之债引发的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是基于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因属于金钱之债,故不发生履行不能的情况,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如果标的物灭失或毁损。则可能发生履行不能。
839 2022.05.13 -
01:14
怎么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和债务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分: 1、两者的定义不同,债权人指的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借贷人和供应商。他们或者给予了公司贷款,或为公司提供了存货物资和设备;而债权人则是指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1,76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