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了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能给员工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其一,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其二,若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就以上问题建议双方协商处理,若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个月内是没有双倍工资赔偿。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保,都是属于违法。当事人可以要求尽快补充办理,否则可以去社保部门举报。如果没有办理社保,当事人还可以离职并要求补偿。没有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员工还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时间期限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
工作了一年一个月赔偿金会给多少
1、公司不得无故辞退。如果公司没有法定事由提前30天通知辞退你,属于违法解除,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因为劳动关系正式解除是在30天结束之后,应当支付1.5个月工资;如果是违法解除,可以要3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
2020.06.17 983 -
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怎么赔偿
工作时间超过一个月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020.11.10 106 -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多少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主张最高十一个月的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但是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自开始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同时规定,
2020.12.02 138
-
工作一个多月未签劳动合同了
其一,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其二,如果你属于试用期内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辞退,且用人单位
2022-04-13 15,340 -
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赔偿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
2022-02-04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赔偿多少个月工资
劳动者入职之日起一年内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双倍工资最长时间为11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
2022-03-11 15,340 -
没签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一个月给多少工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
2022-04-24 15,340
-
00:53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怎么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需要按照工伤赔偿来进行赔偿。未签劳动合同,企业是需要赔偿给员工双倍工资;若是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来承担;受伤以后应当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
1,980 2022.05.11 -
00:53
企业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企业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1个月。劳动者入职,本来是用工之日就订立了劳动关系,单位和你就应该签劳动合同,但是一直没有签,就看谁的原因,是单位的原因还是劳动者的原因,而且要分时间段。第一,一个
3,153 2022.05.11 -
01:03
公司未给员工签合同如何赔偿
对于公司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问题,首先应当看未签劳动合同是否超过一个月。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如果一个月内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赔偿。一旦公司超过了一个月仍然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
2,3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