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身份证能报生育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身份证和社保卡是申请报销的主要凭证之一,但是,光有这些当然不行。 1.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1)生育的医疗费用;剖腹产手术费就属于其中的一项。(2)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2.符合规定的职工应在产假期满后6个月内向经办机构申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1)本人身份证明;(2)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生育证明》或符合再生育条件需实施复通手术的批准证明或女职工用人单位所在镇(街道)计生办出具的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证明;(3)医疗机构出具的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生育医疗等证明和原始病历、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清单、发票原件及复印件;(4)经办机构所需的其它材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期但是不失磁的情况下,机器是可以识别的。但是读取的信息会显示已经过期了。建议准备好其他有效身份证件,例如你所说的驾照(购买实名制车票可以使用,乘机安检不能作为有效证件!)酒店住宿的话,跟前台说明一下就可以,一般过期1个月内,都不会有影响。倒是乘机会受到限制,如果没有有效身份证是无法在换取登机牌并顺利通过安检的。不过可以提前到机场民警值班室办理临时乘机证明,可以携带此证明登机无需身份证。或者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临时户籍证明,在备注处注明因身份证补办期间在乘机住宿等得到有效认可,并加盖派出所户籍章。
-
驾驶证能当身份证使用吗
驾驶证不可以当身份证使用,规定身份证和有效期内临时身份证,才是公民合法的身份证件。 一、驾驶证 1、全称为机动车驾驶证,又作驾照。 2、依照法律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所需申领的证照 二、身份证 1、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
2020.03.17 751 -
护照能当身份证使用吗?
不能完全代替身份证。护照是法定的身份证件,与身份证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两者不是无条件混用的: 1、身份证不等于护照,护照是国际用的,身份证是国内用的。 2、护照也不等于身份证,有些时候是必须要用身份证的。 3、护照和身份证在某些时候是可以通
2020.10.29 819 -
流产费用能报生育险吗
答:流产可以报销生育险的,但是有条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报销。首先是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个人缴纳一年以上的生育保险,并且是计划生育政策之内流产的,由街道办事处或者用人单位开具证明,相关人员进行办理就可以。当然如果其中有一个不具备应该就不能进
2020.08.02 451
-
生育险可以用身份证和社保卡吗
身份证和社保卡是申请报销的主要凭证之一,但是,光有这些当然不行。 1.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1)生育的医疗费用;剖腹产手术费就属于其中的一项。(2)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2022-02-24 15,340 -
身份证到期还能使用吗?
不能。身份证有效期结束后,公安机关会将身份证信息注销,也就意味着持有者不能继续使用,这对他们外出购买车票、机票、投宿乃至办理金融、劳动的相关业务,都会造成不便。相应的身份验证系统在扫描身份证时,会显示
2021-03-12 15,340 -
一代身份证还能使用吗
一代身份证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身份证要经下列程序办理: 1、申请人应当携带本人户籍簿、本人寸照等材料,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 2、公安机关审查申请材料; 3、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
2022-11-13 15,340 -
身份证过期信用卡能使用吗
身份证到期后,以前办的信用卡还能用,但是建议尽快补办新的身份证,因为万一信用卡丢失或者需要到柜台修改密码,则需要出示有效证件。如果你是一代证到期补办二代证,就直接把一代证拿到派出所照相就可以办理二代证
2022-06-27 15,340
-
01:17
职工生育险怎么使用职工生育险的使用如下: 1、携带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签发医疗证: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6,117 2022.04.17 -
01:12
生育险双方都能报销吗生育险双方都能报销。女职工生育后,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男职工根据自己的生育险,享受陪产假等。男职工报销生育险,不能报销
5,845 2022.05.11 -
01:14
身份证补办之前的身份证还能用吗身份证补办之前的身份证,在有效期内还能继续用。但是将旧身份证剪断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持有两张身份证的居民,一定要妥善保管,谨防证件被人盗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如果身份证是因被盗、被抢造成的丢失,应马上
7,8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