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领驾驶证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了发生下列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罚款: 一、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不符合第六十五条规定的; (三)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粘贴、悬挂实习标志或者残疾人机动车专用标志的; (四)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未按照第七十条规定申报变更信息的; 二、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合驾驶机动车,仍驾驶机动车的; (三)逾期不参加审验仍驾驶机动车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依法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到某一交通事故中是否承担多少责任,还需要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分析。无证驾驶单独处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因此,提供虚假材料申领驾驶证的申请人会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一般人无证不能上路行驶。
-
醉酒驾驶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醉酒驾驶的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2020.06.05 142 -
醉酒驾驶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醉酒驾驶的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2020.01.15 153 -
醉酒驾驶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醉酒驾驶行为人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行政责任。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与酒驾区别有哪些 1、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
2022.10.21 366
-
无证驾驶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无证驾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机动车驾驶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所以,未随身携带驾驶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处罚。对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的处理
2022-11-08 15,340 -
补领驾驶证后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了发生下列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罚款: 一、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在
2022-03-24 15,340 -
补领驾驶证后又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了发生下列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罚款: 一、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 (二)在
2022-04-03 15,340 -
无证驾驶有一人死亡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醉酒驾驶,致一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无力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会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左右,不能判处缓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
2022-11-02 15,340
-
01:09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由其经营行为决定,例如经营过程中发生负债的,应当承担债务责任;经营过程中涉嫌非法经营、欺诈消费者的,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对消费者的经济赔偿责任;经营过程中涉嫌犯罪行为的,单位负责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等等。 一
9,793 2022.05.11 -
01:19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
8,866 2022.04.17 -
01:06
做假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做假账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假账即虚假财务会计记录。假帐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处理业务的帐。从特征上体现了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行为。当事人及可能是法人,也可能是
9,450 2022.04.17